返回

第二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孩子写作潜能巨大,超出多数人想象。我在不同地方多次做试验:任意普通初中生,6分钟,可写近300来字,13分钟可写580来字。而中考作文要求一小时600字,高考800字。我在任意初中班级,现场做过多次的试验。做法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像做游戏,让学生现场写作,暂不考虑卷面,暂不进行修改,暂不查字典,只不停笔地写,题目是《周末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我登上了神舟号载人飞船》,多数学生在6分半钟写了300来字。

    表达本是人之天『性』,写作是表达的延伸,因而写作本非痛苦,而是一种倾吐的快乐,是人的普通生活状态。写作人人可为,非作家专利,文人专利,更非个别尖子生的专利。古时,八岁写诗作文,大有人在,而现在,出口成章、立笔成文的高中生却罕见。

    多鼓励、多表扬,少挑刺、少“规矩”,则任一普通学生,都能写出三本书,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本,每本15万字,决不成问题。而为何极少孩子达到呢?是种种教条框框与清规戒律压抑了孩子,扼杀了潜能!不开掘挖潜,反而抑制!孩子一提笔,就被告知“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刚落笔,就被“教诲”,“开个凤头、抓住读者”,想编个故事,就被警示“表达思想意义,阐发积极主题”……文未开笔,种种框框规矩先涌心头。

    写作被庄严化,教条化,愉快的表达变成了痛苦。是由于,化“思想意义”为“文章”,暗含严苛的“清规戒律”:唯有“思想意义”,方能写进文章;写,就得是“成篇的完整的文”,不能是零散字句片语;文章就得守规矩——文法是句法章法,起承转合,起伏跌宕,不可“随意而为”。我的天!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吹『毛』求疵,横挑鼻子竖挑眼,浇灭了孩子热情,使孩子视写作为畏途,写作成了千万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多鼓励,你能行,孩子就在无数试笔中,树自信,成自觉,立笔成文。写作,就如同说话一样回归本然和生活。写帖子,写短信,人人写作的时代已然到来!

    三、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把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称作美读『吟』诵。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这是学语文的根本大法!

    “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无字不能读——即使课程表、花名册、元素表,我也读得抑扬顿挫,立体飞扬,犹似交响,听众皆呼,更况美诗妙文!读杜甫《登高》,化身杜甫,会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读李商隐《隋宫》,会直入隋炀帝魂魄,嬉笑怒骂出神韵;读《大堰河》,会与艾青心脉相通,上千听课人潸然泪下……

    诵当然包括背诵。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鸿著。有人担心,如此大的背诵量,哪有时间保证?哪有情趣?其实,大有时间与情趣!中学每学期95节语文课,6年12学期,共1000多节,即1000多个45分钟,教师占1000多个45分钟滔滔讲析,怎就不能让孩子背诵?孩子处于记忆的黄金期,45分钟背诵一篇《师说》长短的古文不成问题,或背诵三首《七律》亦不成问题。

    四、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文化”之本

    我们语文教师不读文言与经典,我们语文忽视文言与经典,唯重白话,已是超过半个世纪的凄然现实。我曾在不同场合,调查数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谁通读过《论语》、《史记》、“四大名著”。全部通读的,竟无一人。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现状。

    数千年历史,积累了浩繁的极富表现力的文言典故、语汇,滋养、丰富了现代白话。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大量古诗文,用文言奠基,用白话表达,则文字极易纯粹,典雅,凝炼,传神;而以白话奠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