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置可否。
他动心了。
他过去之所以不征收商税,主要原因是收不上来。
既然收的上来,他自是乐于去收。
钱,什么时候都不嫌多。
而且夏之白说的很合他胃口,为君者,就是要把手伸到士绅头上,现在的士人地位太高了,总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总感觉这个天下缺他们不行,他过去一直有心打压,只是始终没有成功。
加上他会盯着北方。
要是成功,朝廷能借此得到大量的商税,还能把可能威胁朝廷的权贵压下去。
这才是最主要的。
朱元璋目光阴晴不定,背着手道:“你说的没错,有的事,咱还是要去做,咱自己倒是不在乎,但不能把问题留给后世子孙,咱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看看你的大经济能不能成行。”
“说吧。”
“伱想要什么?”
“只要不过分,咱都满足你。”
朱元璋看向夏之白,难得的大气一把。
夏之白目光一喜。
他沉思了一下,拱手道:“臣目前并不准备要官,臣只想让翰林院的官员,帮臣做一些事。”
“什么事?”朱元璋蹙眉好奇道。
夏之白一脸正色,一字一顿道:“简化文字!”
朱元璋挑眉。
他狐疑的看着夏之白,不明白发展北方,跟‘简化文字’有什么关系。
夏之白解释道:“矫枉必须过正。”
“当今天下的教育体系,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华而不实,空洞乏物。”
夏之白道:“从古至今,天下都践行着两套教育体系,一套是给上层用的,叫门内知识,一套是给底层用的,叫门外知识,至于内门知识教得什么,我并不了解,也没有心思去了解。”
朱元璋双眼微阖。
他深深的看着夏之白,眼中闪烁着明灭可见的眸光。
他自然不信夏之白这番话。
若是不了解,又岂能说出这番话?
夏之白面色如常,所谓的门内知识,他大体是知晓的,无非是心术权谋手段,也是姚广孝学的那一些,正因为此,日后姚广孝为朱元璋知晓,再给朱棣传授这些,大怒之下,下令诛杀姚广孝。
这一套门内知识,从秦汉开始,就越来越往上层集中。
最终渐渐演变为帝王之术。
对于这部分,夏之白是嗤之以鼻,很多帝王学太多,最终学的不伦不类,帝王之术,最起码要把帝王培养成懂得育民之术的牧羊人,而非是培养成只懂得剥削压榨天下的帝王。
夏之白道:“门外之术教的是仁义道德忠孝礼仪。”
“这部分天下教的太久了。”
“过去天下没有纸张,获取知识只能靠竹简,加之学习成本很高,能够掌握‘仁义道德忠孝礼仪’,已经是很难得了,但如今天下的学习成本很低,继续只学这些,无疑是让人往牛角尖里钻。”
“想要打破士的藩篱。”
“就要让这些士人脱离现有的舒适区。”
“把眼光朝下,放在劳作上。”
“让他们其余的精力用在学以致用上。”
“只是如今的士人不会主动去改变,因而想让这些士人跟随,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掌握一定‘仁义道德忠孝礼仪’的工农,而这批人同时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跟操作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士人不得不跟着改变。”
“不然就注定为工农取代。”
“然大部分工农家境都不殷实,以当今天下的学习情况,每个文字每多一笔,哪怕只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对底层百姓都是一笔很大的经济压力,因而简化势在必行。”
“简化字并非我心血来潮。”
“从古至今,简化字一直都在用。”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上面的‘于’,就是用的简体,这样的例子,在天下的诗词歌赋著作中,随处可见,我的想法,便是让翰林院的学士,集中整理一下,推出更为简洁明了的‘简化字’。”
“用以教化天下。”
“同时还能帮助陛下让《大诰》更深入人心。”
“官员念的次数再多,也不及百姓自己看,甚至,还能将《大诰》列入必修教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