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稳定社会地作用了;一方面鼓励移民,鼓励无地农民向东北和台湾等新开辟地土地移民,移民由官府提供口粮和路费,到了移民地之后,还可以继续得到官府的资助。
商人是最大地得益者,因为新财政税赋政策,免除了大量的杂税和内地关税,而且大开海禁后,海外贸易兴盛,银两流入,也带动了国内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沿海省份,商人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收购民间货物,将这些货物买给商会,或者运到沿海港口买给外国人。由于海外需求的旺盛,在江南地区,手工业作坊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苏杭湖等地出现了拥有上千张纺织机的大户;江西景德镇烧造瓷器,火光烛天,因而称之为“四时雷电镇”;松江的棉织业商人雇佣居民生产暑袜,计件付资。作坊雇佣居民,组织生产,不仅交纳大量的税赋,还收留了不少的流民。因此,一些有良好口碑的作坊主在万历十三年曾得到朝廷的嘉奖,同时也有几个对待雇工﹑下人狠毒的作坊主受到了惩罚。
江南沿海商业繁荣的同时,在广大的内地山西﹑安徽和四川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些省份的商业税赋比万历初年增长了近一倍。特别是山西,这个传统商业兴盛之地,近年发展迅速,不但不比沿海的省份落后,反而由于钱庄票号等金融业的发展,势力大增,隐隐有占据全国第一的趋势。而垄断盐业的安徽商人由于朝廷的盐务改革,势力受到了打击;他们被迫向其他领域拓展业务,他们在长江中下游拥有的广泛商业网络,很快就在与浙江闽江商会的竞争中占据上风,重新崛起。
这时候,出现了更多的商会组织,他们大多仿照香江闽江浙江三大商会的组织形式建立,采取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其中大部分是基于地域的联合,比如四川商会和徽州商会,也有行业联合的,比如山西的票号联,就是五家山西票号的联合体。分散的力量较弱的个体联合起来组成商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力量,让他们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新成立的商会大多在国内活动,而香江闽江浙江三大商会则将大部分的力量用在了海外,在南洋他们以葡萄牙西班牙为榜样,有样学样:组织移民,控制岛屿,争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