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盐引,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创举。
他结合了宋代之后形成的盐引制,和边关缺粮的现实需要,创建了纲盐制。
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
明初,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
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通过盐引制度,到洪武三十一年,大宁城的积粟已经达到62万石。
然后,不出意外的又被后人把经念歪了。
由于盐税在当时是暴利行业,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
连明孝宗在位时期,宗室或五万、或十万、或二十万盐引,毫无限制。
盐引制度历经三次大改革,到了万历年间,盐引已经单纯成为专卖凭证,不具备明初的功能。
明廷自己把利润丰厚的盐税,推给了江南的大商人。
那么为什么崔呈秀还提出要问朝廷要盐引呢?
他解释道:“虽经过袁世振的改革,使朝廷不再收盐,但盐引效力还在。
如果我们拿到大量的盐引,就可以诱惑盐商运粮,而后再让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优质食盐。
我们可以增加了运粮的途径,不过是把销往山东的盐,转手给其他人罢了。”
“有道理啊!”杨承应笑道。
杨承应在辽东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从开采、加工,再到运输、售卖,都是他手下负责。
开在各地的盐店、米行和生铁等基础物资,统一被称为供销行。
实行全镇统一定价,并随着市场需求进行调节。
销售所得,抽成一部分惠及各个岗位。
从上到下都有实惠。
谁敢哄抬价格,私下贩卖,就等着挨一刀。
与一时的痛快相比,很多人更愿意长远的幸福。
因此,杨承应始终有大笔大笔的财富入帐。
多余的食盐,也销往山东等地。
而随着山东逐渐走出战乱的阴影,对辽东的盐不那么依靠。
如果按照崔呈秀说的做,一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