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府屋檐上,不知为何一大清早,有成群结队的喜鹊不时盘旋。
府中内外诸人皆感诧异。丫头、婆子以及仆从,夫人娘子们都立在院中观看,真乃奇谈怪闻。便是武大郎武二郎立在院中同众人一起观看。
“这么多喜鹊,真是罕见。”
“是喜事儿……”
“对,一定是喜事。郭姑爷要来了。”
…….
直到近中午时分,来了个中书令杨师道,众人才恍然大悟。
中书令杨师道是来做媒的,为“武二娘”做媒。不过不是替自己儿子杨豫之做媒,而是领了圣意,原来是“圣上有意诏武二娘入宫”。
这原本是杨悦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成的事儿。现在杨悦面对杨豫之与武照的爱情,有点不忍之时,却偏偏又成功了。
郭家要来娶亲的事已闹得武府心烦意乱,偏偏皇帝也在此时来添乱。杨悦有点哭笑不得,叹一句:“世事无常,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啊……”
不过,如果杨悦知道这道旨意,其实不是冲着武二娘而是冲着她而来。估计连哭笑不得都不知道了……
******
大内两仪殿。
李世民的目光盯在书案上同时摆放着的两份文件上面,一份是甲辰年进士榜单,一份是《天下新闻》。
几乎在尚书省放榜的同时,《天下新闻》也刊登了榜单,刊印一万五千份已抢售一空。
进士及第三十名,田备果然是状头。甲第中天下诗社占有十人,乙第中有十二人,占了本年度进士科的三分之二还要多。明经科中也有不少天下诗社的人员,如乔知之、薛元超、唐善识等人或中三经,或中二经。这些子弟大多是弘文馆或国子学的人,一向也是天下诗社‘诗刊编辑部’的骨干。蜀王西苑一片喜气洋洋,将西苑一面南墙刷成墨色,把中榜名单列在上面。院中张灯结彩,丝竹声乐,同声相贺。
尽管如此,《天下新闻》还是以极尖刻的口味,讽刺了科举的流弊……
“今科举之弊,莫过于‘投卷’。察举流弊,然今察举之风犹盛,‘投卷’是也。而‘投卷’之弊,莫过于士子依附名流……出资行贿或请人代笔、因私举荐,凡此种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评卷’因‘知名而评’,期间暗行赌赂者多矣….主考只用七品之官,如何应对众‘亲贵’之‘投卷’……
今省试未毕而榜单已成,天下之笑谈也。
有长安公子言道,科举取士,虽为微末之官,但应以公平示之。必须严格考试制度…..‘评卷’应先糊名、抄卷,使考官不知何人所做……”
“‘糊名、抄卷’,嗯,的确是个好办法。”李世民看完此篇文章,捋一捋胡须,点头言道,“写这文章的裴炎是何人?”
“洛交府折冲都尉裴大同裴将军的儿郎。”谏议大夫禇遂良言道,弘文馆的事一向由他管理,向有“馆主”之称,对于省弘文馆的生徒,他最为熟悉,“裴炎一向不苟言笑,勤学不倦,尤善《左传》,知春秋之大义,颇有贤名。”
司徒长孙无忌在一旁笑着言道:“我到觉得这个长安公子是个奇才。”
“长安公子——”李世民想起听平阳长公主说起过长安公子其实是女子,不由微微一笑,“上一期《天下新闻》,这个长安公子曾撰文‘人道论’,其中言语虽然质朴,论调到也十分新颖。”
杨悦用白话文写“人道论”,当日在诗社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表示支持,一方表示反对。支持者认为:“文以载道,应让所有的人都能看懂为标准,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