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十分恰当且提升了本文气势,以汉代唐是唐代诗人多用手法而后汉唐也成为了中国伟大的代名词,但是在如此繁荣的时代,皇帝却要以重色,来倾覆国家,盛衰之转又是何等悲哀呢?开头也正是以此作为起承转合的逻辑架构来,阐述此等故事;紧接着“御宇多年求不得”形容了玄宗荣登大宝以后,对于重色方面的追求和过程,‘求不得’也为后文找到杨贵妃的不易,和对杨贵妃的宠爱做出了一定的铺垫;长恨歌通篇以铺陈叙事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是典型的赋的手法,而赋也是文章的骨架,正如下一句关于杨贵妃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用短短两联诗便将杨贵妃“安排”到了李隆基的身边,要知道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当中自然还有很多的故事,但是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所以白居易就加以省略,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清晰。
赋的另一个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我们且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几句“六宫粉黛无颜色”写出了杨贵妃美丽的高度,也说明了为何唐明皇独宠她一人,而“温泉水滑洗凝脂。”把一个出尘沐浴的美人刻画的动态形象写的淋漓尽致,白居易不写身材偏也温泉流过肌肤,凝脂的肌肤是很美的,而身材容颜一概不写,流出空白更能给人无尽想象;而“赐浴华清池”“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等句子描摹出了美好的景致,在美好的景致下二人发生的恩爱的美好景象,也体现了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君王宠爱妃子也是该有度的,如果超越了这个度就会对国家造成危害“从此君王不早朝”一言点破了,玄宗因此荒废政务,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处也写出了唐玄宗任人唯亲,让杨贵妃的哥哥,奸相杨国忠为相开始国家衰落的征兆。“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承接上文,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描写了二人世界的纵情歌舞的美好感觉,一句,尽日君王看不足,道尽了此等恩爱韶景的珍贵和流失的悲哀,未等看尽的韶景便匆匆逝去,从此山河破碎,阴阳相隔再欲珍惜便也不负存在了。越是看不足,越是想看,越是想看越是看不到,就是君王也留不住的悲哀啊...
第二部分
魏征曾言:“夷狄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安史之乱,果如其言,此战之后,汉人即转入被动防御,再无主动出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一句道出了夷狄胡人不顾恩义,人面兽心的本质,安禄山是唐代的胡人将领,深受汉人宽仁的恩惠,做了一方节度使,但是看见国家在杨国忠等奸臣和日益昏庸的治理下,渐渐衰落,不思尽忠职守以报天恩,反倒是聚众各方胡人反叛中国,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闹得天翻地覆,毁坏的满目疮痍,生民倒悬,无辜百姓被卷入灾难,生民死寂,更有学者认为古典意义的中国从此走向衰落。纵观历史,安禄山的这次叛乱与其说是叛乱,其实更像是一群金发碧眼的侵略对中国突然发动的屠杀和侵略。于是我们在安史之乱中可以看到李白的诗中写到: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杜甫的: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
同时也能看无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精神,张睢阳碎齿,颜常山绝舌父死子陷....
而在庙堂之上,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也写出了杨贵妃身死后的凄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也写出了李隆基的悲凉与无奈。
白居易短短几句以白描的叙述的方式,把安史之乱爆发到杨贵妃身死,写的清清楚楚,辞藻华丽的背后,流落出无尽的悲哀这种不加一字褒贬看似冷眼观望,却令读懂的人无不伤怀感慨,这种用法在以冷眼写社会的《金瓶梅》当中也有体现,先不赘言。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主体是讲述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对杨贵妃的思念,才引发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上天入地找寻杨贵妃,为后文的**进行铺垫,和对唐玄宗真挚感情的描写。当然同样是以“赋”的形式来书写的,当中凄凉秀丽的景物描写同样烘托出,唐玄宗当时的悲伤思念的心情,这种手法类似起兴,但是还是以铺采文辞作为骨架的,如“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写出了唐玄宗避难至蜀中,的孤寂萧瑟之感,沉郁顿挫之情,以此萧索之景写出大难之后国家的哀愁,更映衬出李杨爱情感慨的悲剧。
当国难过去,重新回到长安宫廷,看见的景象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但是景色一样又如何呢?我还是思念杨贵妃啊,芙蓉像她的笑脸,柳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