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人又说了一些别的,讨论了一下中学、夷学以及科学的区别,最大的分歧其实还是在于人文学科上。
自由、民族、主权、权利、法……这些东西是双方的分歧所在,不能说这些东西不是全都适用的,但是此时在士林之中不能这么说,否则会引起轩然大波,引起巨大的反感和抵触,甚至会连带着科学一起被封杀。
合理地构建制度也是一门科学,人文科学也是科学,但是此时连在一起会被人利用借此反对,那就会很麻烦。上层改良基本上没什么希望,接触到这些东西的士大夫也不会太多,但是译名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要出现偏颇,比如洋火这样的名字,这是最不起眼但却影响深远的文化侵略。
包括陈健带来的棉布,陈健也是执意翻译成宽幅平纹布,或是宽布,绝不翻译成洋布。
拜托姜志礼的这些事,姜志礼也很高兴,他在泉州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又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深知科学这东西的用处,确信自己会因此而名留青史立德、立功、立言之三立,若能取立言之事也是极好的。
陈健也尽量避免和他谈一些社会制度方面的话题,姜志礼也只是隐约知道陈健那里是禅让制,再多的便没有多问。
酒酣之际,姜志礼又道:“我已经修书给了巡抚大人,将陈兄等人这一个月的作为写的明明白白。想必贸易的事,或有可能,毕竟守礼守法,并不做那些违法之事。”
“那就多谢了,这才是我最想要的。”
姜志礼呵呵一笑,欲言又止,许久终于道:“若是前往京城面见天颜,有些事陈兄还是叫手下之人收敛一些。”
“这我省的。只是但求立之兄忙于政务之余,一定要在年末之前将我拜托的几样文章写出来。”
“这是自然,我定然尽力而为。”
…………
两人酒酣耳热之际,福建巡抚徐学聚也在考虑这件事。
陈健之前多方行贿,高寀已经写了奏文通过宦官的渠道递交上去了。在得知陈健在泉州帮着救灾后,也派心腹之人来找陈健,一则是索取贿赂谈谈这件事办成之后的价钱,二则是谈谈那些发财的路子。
虽然走了官方的渠道,但是陈健还不至于做出官方渠道有可能成功就舍不得贿赂的行为,这是行贿的大忌,自是许诺只要事成必然会把钱拿出来。至于搂钱的办法,日后再谈。
高寀也知道徐学聚已经收到了陈健的请求、泉州府的汇报,又见陈健即便如此仍旧没有在贿赂的问题上讨价换件,顿觉此人果然有成大事的潜质,哪像是那些和兰人……舍不得行贿不说,还在行贿这件事上讨价还价,甚至办不成还把之前的定金想要要回去,简直不可理喻。
殊不知这也算是资本主义的行贿方式,行贿合理化的要求就是给钱办事,办不成事退钱,既然合理自然算不得行贿,只是一场生意。
高寀也知道徐学聚对自己极为不满,所以他也清楚陈健的请求他只能在必要的时候给添把火,此时万万不可直接去找徐学聚谈,否则适得其反。他心想,既然这番邦人如此懂事,这事情咱家便要办的好些,日后真要是合伙做生意,万岁内孥丰盈自然欣喜,自己又省了许多麻烦,不用克扣抢掠这样的低级手段。
此时的徐学聚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