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写在前面的话之二:为什么要选择创作本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80zw.la
    本文是一些关于本书创作动机的胡言乱语而已,所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txt电子书下载Http://wWw.80txt.com/

    下面是正题。

    随便翻开一本2000年前后出版的、讲述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教科书,阿兰图灵的名字都如同一座丰碑,似乎他定义的那个超级终端,就是人类应该为之奋斗的人工智能最终形态。

    图灵奖,各种其他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已经把图灵与他的理论推上神坛。

    他的设想不能说错,毕竟“如今还做不到的东西,并不代表将来也做不到”。但是,随着历史迈入2010年代,互联网业界的技术前沿大咖们,至少已经达成了一点共识:或许阿兰图灵的超级终端构想没有错,但它至少不是人类最初、最容易实现的一种人工智能。

    因为,在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夫辛顿教授,发现与总结了“深度学习算法”。从那一刻之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追求,从一台超级终端,转向了一个超级网络。

    什么?只是一种算法?你特么在逗我么?那关我们普通人鸟事?

    无数门外的读者,肯定会这般想,并且觉得转述前面这段话的作者实在是太不亲民,太喜欢端着逼格说话了。

    所以,咱用人话翻译一下。

    深度学习算法出现之后。[求书小说网www.qiushu.cc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从近了说,谷歌弄出了图片搜索引擎,FACEBOOK弄出了人像识别技术,搜狗弄出了可以自我学习的输入法。

    往远了说,在06年深度学习算法这个分水岭出现之前,谷歌的工业机器人还停留在“人类程序员帮助机器感知与归纳,而计算机只负责演绎人类定义好的程序算法,并自动执行”的层面。而这个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0zw.la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