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零四章 百工院 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自然高兴,却还是坚持己见,“百工院只是兼职,不会有太大麻烦。”

    “也好,”朱由校被说服了,却还是要立法三章,“你一定要找好百工院的掌印官,减少你的工作量。朕希望看到的是君臣相得,可不是你英才早逝。”

    徐光启一一承诺,当即就推荐了几个人才,毕懋康、茅元仪、孙元化,这是军事人才,在火器上很有研究。李之藻、李天经,这是数学、天文历法上的人才,还有龙华民、庞迪峨、熊三拔、阳玛诺、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等一干外国传教士。还没有正式成立的百工院,一下子就人才济济起来。

    朱由校对茅元仪的《武备志》,毕懋康的燧发枪和《军器图说》都有印象,这两人也都是他最开始拟定名单中的人物,可听了徐光启的介绍才发现,这两人还都是出身名门,自己也有着进士身份。就连身为徐光启弟子的孙元化,都有着举人身份。

    这让朱由校暗暗咂舌,兼跨文理的强人,太可怕了。

    不过,这还是朱由校忘记了茅元仪、孙元化还能领兵打仗的情况,要是真知道了却不知道又该如何评价。

    除了这两位名人外,其他的人朱由校印象都不深,可汤若望却让他眼前一亮,急忙追问他的来历,“这些夷人都在京城吗?嗯,还有这个汤若望。”

    徐光启却摇摇头,自从利玛窦死后,在大明的基督教徒就有了内部分歧,一部分传教士为了加快传教速度并维持基督教的纯洁性,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酿成“南京教案”,传教士们被驱逐,在中国内地几乎无立足之地。

    “这些人都在澳门,汤若望是去年夏天到的澳门,他学识渊博,广受好评,臣也是通过好友书信得知的。”

    朱由校却不管什么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就是在原来时空的开放程度下,西方宗教也没有在中国掀起什么大浪。深入到民间的各种教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