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英雄(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少军事订单,纷纷改制民品。

    1989年11月12日,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对于备受关注的军队待遇,肯定地说,通过治理整顿,中国经济必将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经济搞上去了,军队的许多事情也就比较好办了。但是,目前国家财政还很困难,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军队的许多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

    他告诉大家,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中央*****的意见是两头都要兼顾。“一方面,军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继续贯彻忍耐的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体谅国家的困难。另一方面,国防费也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使部队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特别提出,他一直不赞成军队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当然,为了弥补经费不足,结合军队的特点搞一点生产是完全必要的,但军队不能走自己养自己的道路。如果把精力都放在经商赚钱上,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解决军队的困难,中央要拿出一定的财力,同时还要号召全党和各级政府都要增强国防观念,积极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

    199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工作会议。

    ***在讲话中说,党中央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强调了这项决策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必须停止一切经商活动,立即同所属单位办的一切经营性公司彻底脱钩。军队、武警部队要全部“吃皇粮”,政法机关也要全部“吃皇粮”。

    80年代初以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达到高潮。因为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太多、规模过大,以及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等原因,在1987年、1988年还发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

    时任***总理**在1989年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1990、1991年的财政支出维持在1989年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加强装备建设还是增加生活开支,都将违反整个经济大势。事实上,经过过去10年超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中央财政捉襟见肘。这使得1991年开始的“八五”计划一开始就面临借钱干事的局面。

    90年代中前期,军队继续“忍耐”,基层部队尤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至1996年,中国gdp从17695亿增加到67559亿元,而军费开支仅从290亿增加到720亿元。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宣布,3年内再次削减50万军人。到2000年3月裁军完成后,解放军总人数减至250万。当年国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减至7。6%%uff0c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值。

    根据《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1995)》,自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间,如果保持1979年的国防经费实际购买水平,需5812亿元,而实际拨款4164亿元,缺额超过28%%u3002即使达到这个水平,也相当于16年间没有任何增长。

    如果按照5%%u4ee5上的实际增速计算,16年间军队还应该增加300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16年间,军队至少减少了近5000亿元的开支。这些钱悉数用于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公共开支。此外,根据1998年的《国防白皮书》,改革开放到那时,军队开放和腾让了101个机场、29个港口码头、300多条铁路专用线、1000多个仓库以及300多万平方米土地。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无偿转让给地方的。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等人的计算显示,国防总资本占全国总资本存量的比重从1953年的21。0%%uff0c曾上升到1955年的25。4%%uff0c之后基本保持在10%%u4ee5上。1989年降至5。6%%uff0c到2001年降至为2。3%%u3002这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占有的社会财富仅为2。3%%u3002

    今天团职及以上干部都经历过“一套军装”的年代。在军装中,分为常服、作训服、礼服等。所谓常服,就是一般军装;作训服,即迷彩服。在八九十年代,乃至到新世纪,大多数中国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