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武英殿内。
武英殿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与外朝以东的文华殿一文一武,遥相对应,武英殿
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斋居,由于朱元璋以武立国,所以武英殿也成了朱元璋习惯常住的大殿,平日里召
见文武大臣也在此殿。
殿东的暖阁内摆放着四个铜炭盆,盆内燃着通红的贡炭,一位佝偻苍老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他外貌老迈,形容枯槁,一张如同被风吹皱橘皮般的老脸上布满一块又一块的老年斑,他的头雪白而稀疏,
松松垮垮的上梳,在头顶挽了一个髻,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刻而残酷的痕迹,多年的征战和治国,已经掏
空了他的精血,此刻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很平凡的,行将就木的普通老人。
可是谁也不敢小看这位貌似普通的老人。
因为这大明的万里锦绣江山正是他一手打下,直到今日仍牢牢握在他手中!
昔日的敌人,早已一个个的倒在他脚下,西夏李元皓,北辽耶律保机,前蒙古元氏,陈友谅,张士诚等
和其他各个宗教势力。
昔日的战友,也一个个死在他的屠刀下,李善长,刘基,傅友德,胡惟庸,宋濂
等,对他朱元璋子孙皇位有威胁的忠义,义忠,贤孝等亲王们更是株连甚多,更别说
先前祖父辈们分封策立的郡王贵族们更是不知凡几。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大浪淘沙,淘尽英雄。当今世上,舍他之外,谁敢称英雄?
他是雄才大略的英武帝王,他赶走前元草原各个部落氏族,统一长江流域各个势
力,光复黄河附近汉人江山,开创大明盛世!
他是杀人如麻的魔王,他猜忌刻薄,尽戮功臣,杀尽贤王,荼毒天下,刑罚残忍
,只为保他朱元璋朱家江山万年久安!!
打了一辈子的仗,这一生,更是一路拼杀尸骨如山,血流如河,冤魂漫天,杀戮和鲜血堆砌了他荣耀光
辉的一生。
功过只凭后人述,他不在乎后人怎么说。
他不是别人,他是朱元璋!
暖阁内,朱元璋穿着明黄便服,服上前襟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他眼睛微阖,仿佛不堪疲累,
正在打瞌睡。
他的脚前,正跪着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校尉很年轻,身份不低乃是忠臣之后拥有男爵品极,姓
袁名忠,此刻他跪在朱元璋面前,袁忠校尉的神态恭谨得像是一个虔诚无比的信徒在膜拜神明。
他正在向朱元璋禀报皇太孙的行止。太孙微服出京,体验民情时,来到江浦县,醉仙楼内遇到掌柜萧凡
和厨子赵鑫二人,两人冒犯太孙。众侍卫想拿下萧凡和赵鑫被太孙强行阻拦。而后太孙领着侍卫回京。
朱元璋听到这里,忽然睁开了眼,眼中厉芒激射,很难想象一位年高老迈的老人,竟有如此阴沉如鹰隼
,锐利如刀锋的目光。
袁忠校尉头皮麻,急忙深深匍匐在朱元璋脚下,半晌不敢出声。等了很久,见朱元璋没有说任何话,校
尉又开始继续禀报:太孙殿下下命准备全副仪仗再次出京,再到江浦县,江浦县所有官员接驾,太孙却再临
醉仙楼,并与萧凡,赵鑫两人交谈数语后,从醉仙楼采买百只烤鸭后,摆驾回了京师。
待袁忠校尉禀报完毕,朱元璋闭着眼,语气苍老而平淡,回想着自己孙子送上来的烤鸭,味道肥美,唇
齿留香,醉仙楼的烤鸭却别有风味啊,又指出:平民冒犯太孙,尔等为什么没有在场护驾,尔等锦衣亲军有
何用?
袁忠校尉闻言浑身一震,颤声道:万死恕罪。
朱元璋眼皮都没抬,语气平淡得如同谈论晚上吃什么一样,下旨那日护卫太孙的所有锦衣亲军全部斩首
,另于锦衣亲军中选精干忠心之士,常随太孙驾侧。面前的袁忠校尉,朱元璋念在他多年伴驾,忠心耿耿,
责三十军棍,罚俸一年,仍在太孙驾侧留用,太孙若再出差错,夷全族。
袁忠校尉连连以头触地,磕的额头腥红一片,脸色苍白,冷汗一颗颗滴落在暖阁内的猩红地毯上。连连
谢恩。
朱元璋看袁忠腥红的额头,安慰叹息着:太孙以后若再支开尔等,须在暗中留守,不可什么都由得太孙
。袁忠连忙磕头领命尊旨。
朱元璋仍闭着眼,淡淡给两大罪犯下达命令:江浦县萧凡和赵鑫,冒犯太孙,罪不容赦,传朕旨意,诛
萧凡和赵鑫两人九族,江浦县衙由知县至杂役,一律拿入京师,着刑部严办。江浦县烤鸭好吃和皇家威压来
比只是一粒沙在和太阳比大小。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用铁血来铸造的,法不容情,人却好说。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要人治不要法制呢。
袁忠有开口说出,当日太孙殿下仪仗入江浦,曾当面亲口对那名叫萧凡的酒楼掌柜和叫赵鑫的厨子说赦了他
们冒犯不敬之罪。话里话外之意,太孙已经赦免了两人的罪过,在派人捉拿诛九族,太显皇家没有气度了,
更着说,太孙乃是未来的皇帝,皇帝当着全体百姓下达旨意说废就废,根天朝政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