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磨石岭之行(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种糯米,用糯米做酒就是常事,然后就是种些蕃薯、玉米之类的杂粮。蕃薯、南瓜成了很多家庭一年到头的主食。

    因为穷,村里的年轻人娶媳妇都是问题,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早些年,磨石岭的人有不少人都会石匠活,打打磨盘,还能卖几个钱,但是,这年头,随着电磨的出现,用石磨的是越来越少了,村里干石匠活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闲置较多,不少山、地就常年荒着。没有人愿意当什么种植大户,因为路不通,有东西都难运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

    少数年老又无儿无女的农民,做不动什么事了,收入极少,日子过得尤其苦,基本上靠乡亲们接济和政府的扶贫救济。

    但扶贫救济总是有限的。

    走访了几家特困户,真是一贫如洗,有个叫陈木仔的老人,一天只吃一餐,实在饿了就吃几根蕃薯干。老人听说胡晨阳是乡里的乡长,竟然激动地道:“毛主席派乡里的书记来看我了。”

    此时,毛主席已去世二十多年了,这位老人依然只记得他。

    胡晨阳给老人枕头下塞了一些钱。

    出了屋子,胡晨阳擦去眼泪道:“象这样的孤寡老人,还住在山里,日子怎么过得下去?村里、乡里都要加快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条件将这些孤寡老人送到敬老院去,那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李火根道:“只要乡里帮我们修通了路,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们来养。”

    胡晨阳道:“路是肯定要修的,修路是一方面,对这些孤寡老人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他们名下的土地,应该出让、出租出去。”

    李火根道:“问题是那个来租这些地?”

    胡晨阳:“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村里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中饭是在李火根家吃的,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也就按胡晨阳的意思,不喝酒,光吃饭。

    吃完饭,胡晨阳道:“中午不休息了,抓紧时间商量土地流转的事。”

    “土地流转”问题,是胡晨阳下决心要推行的一件事,这些天,胡晨阳已经多次跟乡里的班子成员商量了这件事,大家基本上同意了,个别人认为要慎重,副书记林学墉就建议:即使做了,也不要宣传。

    胡晨阳已经跟罗威商量好了,在村里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租一些荒山,建立茶树苗圃基地,为明、后二年在全乡更大范围内种植茶树作好准备,所需费用主要是土地租赁费和工钱,按月发放。

    罗威道:“这事我也不懂,你操作好了。”

    从磨石岭村目前的情况看,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尤其是在现阶段,能迅速帮助一些贫困户摆脱困境。请当地农民管理苗圃和茶园,也能增加农民收入。

    听说将土地出租后,农户每月能领到一笔固定的生活费,李火根很激动:“真要这样,我完全同意。”

    其他几个村委听了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听都没听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