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财产,就算一辈子不嫁人也吃穿不愁,当然无所谓!她怎么就不替家里其他人想想?还有那么多兄弟姐妹都没成家,难不成都跟她一样,一辈子窝在家里不成亲不成!”
杜芙急得不得了,在一旁一个劲地给她递眼色。
偏偏许氏满腹牢***,正巴不得有个人发泄一下。
前几日碍着老太太不知情,怕刺激了她,不敢说。
现在老太太不知从哪听到风声,主动提起,大好机会怎么可以放过?
“她若是个有心的,放着那么好的机会,就该替兄弟几个谋份差事,寻条出路。退一万步讲,咱不指望着沾她的光,托她的福,可她也不能妨碍自家人的前程不是?你说,就这点破事就敢闹到皇上跟前去!但凡有些家底的,谁还敢进咱们家的门,又有谁敢把杜家的闺女娶回去?”
杜老太太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谁说不是?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好歹拉拔一下自家的兄弟。兄弟强了,她的腰也硬气不是?大好的机会,居然拿去退婚?小侯爷哪点配不上她,哪点辱没她了?真是不知所谓!”
“哎!”许氏长叹一声,半是嘲讽半是苦涩:“只怕二小姐压根就没把这几个兄弟当成助力,反而当成了累赘。一心只扫门前雪,不管兄弟瓦上霜。”
眼看就要过年了,过完年杜修就足六岁了。
放在有钱的官宦人家,这时就该请个坐馆的先生开始启蒙。
以杜家目前的现状而言,请坐馆先生是谈不上。
可她打听了一下,好一点的蒙童馆,一年的束修费也要五十两左右,外加几套四季的衣裳。再加上笔墨纸张的费用,算下来一年的开支最少也在二百两以上。
杜仲当初是夏风帮忙进的青云书院,虽不如泽被堂有名气,一年的束修费也在五百,外加四季衣裳,逢年过节还得送年节礼。
且,能进青云书院的多是世家子弟,穿得太过寒酸容易被人耻笑。还得加上住宿费,一年的开支早就一千出了头。
放在往年,一千多两,虽也是笔巨款,咬牙挤挤也不是挤不出来。
可今年,先是大旱,后来又有蝗灾,如今大雪下个不停,物价涨得厉害。
别的不说,光大米就从每石一两五,涨到了五两多女神试用期。其余青菜豆腐,鱼肉都翻了二倍不止。
杜谦的薪俸一年才八十两,连塞牙缝都不够。
她管着这么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就指望着杜诚那间绸缎铺每个月拨点银子,真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这时,就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不那么贪心。单守着永通钱庄的那笔存银,就足够一辈子体面滋润地生活。
还有余裕让几个孩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环儿在帘外高声禀报:“老太太,二小姐来了。”
老太太和许氏一下子便噤了声。
杜蘅在走廊下,拍着衣上的积雪,待环儿撩起了帘子,这才走了进去:“给祖母请安,二婶也在呢?几位妹妹好。”
老太太仍赌着气,冷着脸不吭声。
杜芙,杜蓉都起了身:“二姐姐好。”
“这大的雪怎么来了?”许氏堆了笑,迎上去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冷坏了吧,快,炕上坐。”
杜蘅含了笑,道:“连着下了几天的雪,想问问祖母这边,有没有银霜炭?”
炭分四等,最好的便是银霜炭,取几十年的茶树烧制而成,根根均匀,周身染着一层白毫似的银霜,烧起来没有一丝烟雾,且带着淡淡的茶香。
官宦人家的小姐们,常附庸风雅拿来烧水煮茶。
因此价格十分昂贵,一斤要价五两,就是老太太这边,一年也不过只配了四五十斤。
次一点的,是竹炭,专门配给各房主子们冬天烤火之用,另外还有些充做火锅的燃料。
再次的是黑炭,府里稍有些身份地位的管家仆妇,一等的大丫头,老爷少爷们身边贴身服侍的长随等等领用。
最次的就是门房值夜时烤火取暖的烟炭。烧起来烟熏火燎的,味道大得冲死人。
今年冬天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可一上来就是接连四五天的大雪,气势磅礴,很有点咄咄逼人之态。
因此,银霜炭的价格也在一路飚涨。
往年是柳氏当家,老太太房里的银霜炭自然一早就备下了。
许氏却是第一次掌杜府中馈,一来不知规矩,二来手头确实紧,哪会想到买这么贵的银霜炭?
一听杜蘅的话,当场就脸色发青,诚惶诚恐地道:“老太太是烧银霜炭的吗?”
柳氏以姨娘执掌中馈都舍得给老太太买银霜炭,没道理换成这个正经的儿媳当家了,反而烧不起了吧?
可若是真给她把银霜炭买来,少说又要花掉几百两。
拿这笔银子置办年货,大可过个热闹富足的年了。
杜蘅微微一笑:“我接手晚,千头万绪的忙昏了头,也是早几天下雪了才想起该买炭了。反正是要买,就过来问一声,若祖母的炭还没备下,就顺便差人一块买了送过来。”
许氏喜出望外:“那敢情好,二小姐费心了撒旦老公萝莉控最新章节。”
老太太板着的脸,也有些松动,却不愿为几斤银霜炭低头,遂继续保持沉默。
杜蘅也不以为杵:“刚才在外边,听得里面好不热闹,大家在说些什么呢?”
许氏呼吸一窒,脸就可怕地烧红了起来。
还是杜芙机灵,笑着把话题岔开:“二姐姐,我见园子的西北角上,好象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