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有数十万军队,然而最重要的北伐军却仅仅只有不到三万人。虽然这三万人都是天国精锐之师,但是如此孤军突进,还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失败是难免的。于是我们要疑惑的是,洪秀全派遣这支孤军北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接应当时在北方起义的捻军可能是一个方面,但是由于捻军各自为战,根本没有多少听从天军的调遣,于是这个目的的价值性便不再存在了。
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李开芳,林凤祥这支孤军在北进的道路上又采取怎么样令人难以理解的路线?历史上自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洪杨两人便商议北伐,于是由李开芳,林凤祥率军从扬州出发,出师北伐。大军于1853年5月28日攻克安徽凤阳,6月3日攻占河南重镇商丘,杀清军三千余人,杀得清军闻风远逃,不敢与之战。6月大军再次从商丘开拨,于6月27日从河南巩县度过黄河天险,之后便连克温县,武涉等县城,进围怀庆府(今沁阳)。沁阳城坚,天军两月而不克,余是转道西进,破沉济,入山西境内。之后再次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垣曲,绎县,平阳,洪桐,黎阳,露城等城池,再次折回河南境内。9月,大军北向攻克清军军事重镇临名关,清军大批溃退,钦差大臣油尔经额被贬。之后大军再次先后攻克十数城池,士气高扬兵逼直肃保定府。此时清朝振动,仕宦富绅纷纷逃离,连咸丰皇帝都准备逃往热河。然而大军在这里做出了让人意表的举动。北伐军并没有趁胜进逼北京,而是转道进放天津。最终被清军包围于静海,独流一线。大军不适时进攻北京城,当然有当时咸丰下令清军拼死抵抗的原因,但是当时的清军无论满八旗军,还是蒙古骑兵,都已经被北伐军杀得人心丧胆,军心不稳,根本没有和北伐军一战的斗志。如若北伐军可以一直兵逼北京城下,虽然说不一定能攻克北京城,但是也能够起到威胁之用,使,阵兵江北的清军大营放弃对天军西征军的防碍,收兵北上解北京之危,如此天军西征军便可以毫无顾及地进占空安微,湖北等地。
北伐军被困天津之后,由于缺少补给,时已入冬,天军都为南方人,不习惯寒冷,于是北伐军不得不被迫突围,至此北伐失败。北伐军在经过两年之多的逃亡之后,最终全军覆没。
如今多了咸丰这个定数,北伐军更是连转战六省之地的机会都没有了。七月,李开芳占据毫州之后,一面等待洪秀全的命令,一面整休军队,根本不知道毫州城是僧格林沁与肃顺布下的一张网。李开芳的北伐军在占领毫州十天之后,大军被合围,至此,北伐军的覆没之期已到。
僧格林沁在收到咸丰封他为两江总督之时,便与肃顺商定了以毫州为网,请君入瓮计策。僧格林沁充分知道新军战斗力的强大不是用人数就可以说明的。在剿捻的战役之中,新军往往几百人的队伍便可叫敌人数千甚至上万人无法动弹,而太平军与捻军都是一样只懂得长枪大刀的喊打喊杀的军队,对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已具有新的战略思想的新军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僧格林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大胆地放天军入城,之后再以优兵力将天军围在毫州这座小城之内。五万新军对三万天军,这对僧格林沁来说还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最好是太平天国得知北伐军被困然后派兵来救,那僧格林沁才会高兴。于是僧格林沁仅仅在毫州城内仅仅只放了一个师两万多人的部队,而另一个师却被僧格林沁埋伏在天军可难来援的道路上,准备来一出围点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