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侦察机的报告后,郝东觉也只是付之一笑,美军做出了反应,可是这个时候派出侦察机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接着,郝东觉就笑不出来,因为当时正有一批“侦察鹰”在返回舰队的途中,如果美军的侦察机跟踪了这批返航的侦察机的话。可再一想,郝东觉又觉得自己的担心很荒谬,现在天还没有亮,而且侦察机距离美舰队在30海里以上,飞行呀都难以看到海面上的战舰,那么美军侦察机的飞行员又怎么用肉眼去寻找天上那些小得多的飞机呢?
“轰炸机群出动了。”
郝东觉回过了神来,他看了眼航海钟,已经是五点过十分了,起飞36架轰炸机只花了10分钟的时间,这算得上是很快的速度了。此时,航空勤务人员正在将担任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送上飞行甲板,每艘航母还要出动12架战斗机。
第二特混舰队负责第一轮轰炸的是张鼐鼎上校,而且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将最先到达美舰队上空,张鼐鼎还要负责指挥其他两支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作战,这也算得上是第二特混舰队的一点点特权吧。
为了减少航空勤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每艘航母出动的“猎鹰”都携带同一种弹药,即要么带鱼雷,要么就带炸弹。这样,第二特混舰队出动的三个轰炸机中队中,有两个中队携带的是500公斤航空穿甲弹,另外一个中队携带的是航空鱼雷。
当时,张鼐鼎没有选择刚刚装备部队,威力更大的800公斤级的航空穿甲弹。新式穿甲弹本身并不是为对付航母而设计的,而是为了对付“蒙大拿”级战列舰而设计的。在27年底,也就是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服役前不久,帝国情报部门获得了该级战列舰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数据,即配备有两层,厚度很有可能在250毫米以上的水平装甲甲板。而帝国海军还专门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证明,500公斤级的航空穿甲弹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击穿两层水平装甲甲板。而与侧甲不一样,水平装甲是全面铺设的,不存在重点防御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使用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很有可能无法威胁到“蒙大拿”级战列舰。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启动了紧急研制计划,要求几个兵工厂尽快拿出更好的炸弹出来。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改进炸弹设计。在尽量保证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高穿甲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当时海军大量装备的各式轰炸机使用,而不存在着改进轰炸机的问题。可是当时根本就没有时间设计新的炸弹了,特别是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服役之后,海军意识到“新省会”级很有可能不是“蒙大拿”级的对手,而要干掉这种变态的战列舰,还是得依靠轰炸机。在此情况下,海军采用了青岛兵工厂提交的办法,即通过放大的方式,制造出一种更大的炸弹。临时满足对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需要。而这就是在七月底才送到巴拿马的800公斤级航空穿甲弹。测试证明。这种炸弹可以穿透至少300毫米厚的水平装甲,足以对付“蒙大拿”级战列舰了。当然,对付装甲薄弱许多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以及美国正在建造的“中途岛”级航母都不在话下。
500公斤级航空穿甲弹对付“埃塞克斯”级航母已经足够了,大量的实战证明了500公斤穿甲弹对航母有着绝对的杀伤力。少带300公斤地弹药,就可以多带300公斤的燃料,或者是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并且使最大速度高出了十几节,这算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真要让张鼐鼎选的话,他宁愿多挂一枚500公斤级的航空穿甲弹,也不愿意用更重的炸弹。不过,在俯冲轰炸的时候。同时投下两枚炸弹的意义并不大,炸中了,一枚炸弹就足以让航母失去战斗力,炸不中,投两枚也是浪费,而且投两枚炸弹的话,需要改变轰炸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