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备上,禁卫军装备有当时中国乃至亚洲国家仅有的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火力凶猛。此外禁卫军还编有一个机枪营24~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
2、禁卫军和北洋军的关系
清政府虽然费尽心机要使禁卫军成为一支纯粹完全被满洲贵族掌握的皇室亲军。但摄政王载沣没有想到,他的种种打算竟然成为袁世凯经禁卫军拉入北洋系的嫁衣。虽然禁卫军中兵丁均来自八旗的,但正副班长、司务长全是来自北洋系,军官则不是出身北洋军就是从北洋各学堂的毕业生,就是贵胄学堂的毕业生,他们的老师也大多是北洋的人。连堂堂的训练禁卫军大臣载涛也和袁世凯打成一片。到了宣统三(1911年)年十一月干脆连禁卫军总统官都换成了“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禁卫军彻底的被北洋系吃掉。
(三)、机关枪使用的普及
中国最早是自1888年由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马克沁重机枪的。后其他各厂亦开始仿制,但一直到清亡,出品都极少,每厂月产量仅维持在1-2挺的水平上,故北洋军建军初期,重机枪的装备亦少。
1905年,奉派考验北洋三镇的清廷大员长庚,在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三月十三日,马克沁机器炮打靶。马克沁机器炮每分钟能发六百出……此炮已购十年,螺丝松紧不一,放炮之间易于掣动,殊为可惜”。可见从1895年开始,马克沁机枪已经装备到了北洋军,但数量未详。
到了日俄战争后,由于日军被俄军的马克西姆机枪大量射杀,使日军在旅顺口陈尸数万,连“军神”乃木希典都赔上了两个儿子。使清政府认识到了机枪的巨大威力,于是清政府向德国大量的订购马克西姆机枪的原型马克沁式水冷重机枪144挺,同时为了采用日式装备的部队使用方便向法国采购了哈奇开斯气冷式重机枪24挺,向日本采购38式重机枪若干挺。每镇增编1个机枪营24挺重机枪。 “永平秋操时,清政府因外购机枪没有到货,向各地借用机枪,数量巨大以至于各地机枪几乎被抽调一空”。武昌起义时,湖北的民军几无机枪使用,民军甚至从楚望台军械库中拖出早已被淘汰的“六管神机炮”(金陵制造局仿制的格林转膛机枪)使用。
此外,阳夏之战时黄兴总结汉口失守的原因时也提到民军与北洋军相比缺少机枪火力的支援。
由此可见,北洋军此时的机枪装备以及到了相当的程度。
四、北洋政府时期的北洋陆军的编制
从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到1928年6月6日韩复榘部抵达北京南苑,这一时期被称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军阀混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旋律。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袁世凯时期和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为大小军阀乱世立名的根本,军队尤其是陆军就成为各个军阀的重中之重。
而北洋军事集团凭借着他所独有的优势迅速扩充壮大其势力,由华北东北地区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鼎盛时期除西南两广及山西外均为北洋军的势力范围。在这节里作者将试图对民国后的北洋军的编制、军械进行一些论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篇幅和精力有限只对1922年前的北洋中央陆军编制、军械和1922年后的一些重要军阀的编制、军械进行论述,其它诸如汤芗铭所部中的湖南省陆军等不在进行论述
(一)袁世凯时期的北洋陆军的编制
1、编制
进入民国后,编制上一如北洋旧制,只是在1912年9月15日,将新式陆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将原有的“左、中、右”、“前、后、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此一编制的诞生,是中国陆军史上开天辟地的军制革命,尽管它基本上是仿照德日等国陆军的编制结构,还算不上原创,但毕竟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中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就基于此,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随后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对基本战略单位——师一级的编制进行了调整。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
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4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3个骑兵连组成,使驻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团下辖两个野战炮营,一个山炮营。
(1)师:
进入民国后的1912年,随着部队名称的改变,北洋六镇、20镇、23镇等8个镇改成了8个师,番号不变。又增建19、27、28师,北洋军实力达到11个师。
1913年,建7、8两个师,达13个师。
1914年,建第10师,为14个师。
1915年,裁23师,又减至13个师。
1916年,建11、12、13师,又增至16个师。
(2)混成旅:
混成旅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量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编制。因没有法定编制的制约,混成旅的编成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旅下辖有步兵2至3个团,骑兵1个连至1个营,炮兵1个连至1个营,工兵、辎重兵1个连。编制小一些的有三千兵马,多的则逾万人,如著名的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俨然一个陆军师的规模。从兵种组成上可以看出,混成旅具备战斗、战斗支持和战斗勤务支持全方面功能,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在袁世凯时期共出现17个。分别是:
第1混成旅
前身是驻山东的5师10旅,1913年11月扩编成第1混成旅,驻地:山东济宁。
第2混成旅
1913年9月成旅,驻地:湖北武汉。
第3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三次:
11914年8月,以驻河南第6师12旅扩编而成,同年10月,扩编为第7师。旅长:张敬尧。
21914年又以彰德招募的湖北省防团改编为第3混成旅,驻地湖北,不久即扩编为14师。旅长:卢金山。
31915年12月,以江西省防团改编为第3混成旅,驻地江西信丰。民国13年12月与赣东之第2团合编为江西第1师。历任旅长:黄振魁/陈光魁/唐福山。
第4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湖南长沙、岳州之20师39旅扩编而成,民国4年3月随陈宦进驻四川,民国5年,陈宦离川,该旅在宜昌遣散。旅长:伍祥桢。
第5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冯国璋率至南京之直隶第1混成旅改编为第5混成旅,驻军淮安。
第6混成旅
1914年8月,以驻湖北第2师补充旅改编为第6混成旅,民国7年1月,扩编为18师。
第7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京师北苑第一路备补营改编为第7混成旅,移驻河南,民国11年,扩编为14师。
第8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保定第二路备补营改编为第8混成旅,民国11年7月,扩编为14师。
第9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江西第6混成旅改编为第9混成旅,驻军赣县,民国13年12月,以第9混成旅和23混成旅之一部并补充团一团,改编为江西中央第1师,并入五省联军系列。历任旅长:丁效兰/吴鸿昌(赣南镇守使兼)/王永贵/邓琢如。
第10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9月,第4师7旅14团及补充第5团,扩编为第10混成旅,民国12年7月,直系孙传芳率第2师入闽,任福建督理,该旅被解散。旅长:唐国谟。
11、第11混成旅
二次革命后,驻军福建的陆军14师许崇智部被裁减为27混成旅,1914年9月,改称第11混成旅,1923年后列入五省联军系列。
12、第12混成旅:
1911(民国元年)10月,以山西晋军组成第12混成旅,1917年后,该旅改称为山西陆军第3混成旅,后升编为山西陆军第2师。
第13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3次:
11914年(民国3年)9月,陆军第9师撤消,分立13、14俩个混成旅,1915年9月缩编为第1混成团。
21915年(民国4年)1月成旅,陈宦任四川将军时,率该旅入川,民国5年,陈离川,该旅在宜昌解散。
31916年(民国5年),李炳之第13混成旅在宜昌解散后,另以第1师步兵一团与第2师一混成团合编为第13混成旅,民国5年,随吴光新入川,民国9年8月,该旅与第21混成旅合编为湖北暂编第1师。
第14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2次:
11914年(民国3年)9月,陆军第9师撤消,分立13、14两个混成旅,1915年9月缩编为第2混成团。
21916年(民国5年)5月,由第10师19旅改编为第14混成旅,民国7年,该旅扩编为福建暂编2师。
第15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9月,以驻陕西第7师改编分立15、16两个混成旅,民国9年7月,取消建制。
第16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2次:
1914年(民国3年)9月,以驻陕西第7师改编分立15、16两个混成旅,民国4年,随陈宦入川,民国5年,陈宦离川,该旅由陕西北归,驻军廊坊。民国6年,复辟事起,该旅参加了讨伐张勋辫子军的战斗。民国7年2月,屯兵武穴,民国10年,该旅入陕,同年7月,扩编为11师,该师后成为国民军的主要力量。
第35混成旅
1912年初,在新疆的原清末建立的新军35混成协,改称第35混成旅,不久该旅撤消。
第39混成旅
1912年初,陕西新军改称第39混成旅(协),1912年12月该旅撤消。
第47混成旅
1912年2月,在山东的新军第47混成协,改称第47混成旅,驻地:济南。1925年张宗昌督鲁,该旅被张收编,后归直鲁联军第2军。
第75混成旅
辛亥革命后,江苏第4师缩编为第75混成旅,1917年7月,李纯任江苏督军,该旅被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