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写的?”桑充国接过敕令,看了一会,摇摇头,道:“欧阳公子说是中书门下颁布的诏书。”

    王倩微微摇头,轻轻说道:“若是妾身没有看错的话,这是石子明的政见。”

    “何以见得?”桑充国心里倒并不意外,只是他不知道王倩何以如此肯定。

    “从敕令的详细程度,执行方法,以及技术学校等等,无一不可看出石子明的印记。妾读过石子明的全部著作,还有一些奏疏,家父也常常提起他。相信妾身不会看错。”王倩淡淡的笑道。

    桑充国心中对王倩更是佩服,叹道:“欧阳公子也和我说过这种可能,娘子若是男子,必是国家栋梁。”

    王倩被丈夫夸奖,俏脸微红,垂首不语。桑充国见她娇羞不可方物,心中不由一荡,将她拥入怀中,笑道:“可惜今日不能多呆,学院报社琐事太多。”

    王倩轻声问道:“桑郎,你明知是石子明的政见,还要公开质疑吗?”

    桑充国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子明在《三代之治》中,说要让人人都可免费入学,要让贫家子弟能凭自己的能力博一个出身,可是他高居庙堂之后,却似乎把《三代之治》中说的种种理想,忘得一干二净。真是让人失望。”

    “这或是他性格沉稳,顾虑过多使然。家父曾经说,石子明前途不可限量,现在他虽然只是翰林学士,却是他实际上第一次正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尚未执行,便被你质疑,只恐将来结下难解之怨恨,使得兄弟不睦。”王倩注视着桑充国,眼中尽是担忧之色。

    桑充国苦笑数声,竟不知如何回答。

    “桑郎,不如先去见见石子明,当面问问他究竟是何主意。若是有理,便由《汴京新闻》替他向天下解释——料来天下不能理解的士大夫,并不在少数。若是不和,再委婉批评。这样既不伤兄弟之情,又顾全了公义……”王倩柔声劝说道,以她的见识,实在不愿意桑充国得罪石越。

    桑充国却只是默不作声,似乎在思考什么。

    “桑郎,石子明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政策,他急须博得皇上、朝中大臣、清议的,在这个时候和他唱反调,纵然他明知道你是有理,也会变成政敌的。三份大报中,《西京评论》背后是富弼撑腰,就算他们再反对,妾身肯定,这一次,他们一定不会说出来;《新义报》的编辑,都是新法的,他们是朝廷的喉舌,肯定也会。若《汴京新闻》不,那就是成了《谏议报》之流了。”王倩继续劝说道。

    桑充国注视着王倩,叹道:“这些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只知道道理最大。”

    “这些本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东西。”王倩做了个鬼脸,笑道:“我知道你定不能说违心之话,那么便去见见石子明,看看他如何说?若真的兄弟反目,桑、唐两家都要表明立场,便是令妹,也难以自处。”

    “好吧。”桑充国终于点点头,站起身来,笑道:“我便去见见子明。”

    倩也笑着站起来,帮他整整衣冠,轻声叮嘱道:“千万不要动意气。”

    ※※※

    石府。

    “军事教育体系的设想,是在京师创办讲武学堂,将军中指挥使、都头一级的将校分批召回培训一年,第一批受训将领,选其精干者,组成教导军,然后将都头以下的小校们,分批抽调,进行训练。一年之后,这些受训的军吏,搭配讲武学堂结业的军官,从禁军中抽调士卒,整编成满员的指挥,进行严格训练。”石越一面说,一面注意观察枢密副使王韶的表情。

    王韶又矮又胖,肤色黝黑,走到大街上,实在很难引起人的注意,只是一双眸子精光四溢,显得他并非常人。他身受王安石知遇之恩,本来也不愿意再俯首事人,况且以他今日的地位,也比石越要高,虽然石越炙手可热,可他王韶也未必放在眼里。他这次来石府,是因为石越几度拜访,他却不过面子,只得回拜一次。

    “在下记得王丞相曾经提出过将兵法,朝廷一直没有全面正式推行,何不径用之?”王韶淡淡的说道。

    “将兵法虽然好,但是在下的构想,不知道大学士以为如何呢?”石越装作没有听说他的言外之意,笑道。

    王韶不动声色的说道:“恕在下愚昧,看不出这个方法比将兵法强在何处。那些军校,只有将领得力,在军中一样也能训练得强悍无匹。”

    “若是将领不得力呢?”石越笑着反问道。

    “若将领不得力,精兵也是送死的。”王韶毕竟是大将之才,答对始终冷淡如一,让人猜不出他心中所想。

    “诚然。”石越一心想得到他的,强行按捺性子,笑道:“但是在下的方法,纵然将领不得力,也能使军队战斗力大幅提高,不知大学士以为然否?”

    王韶冷笑一声,抱拳说道:“某家是个粗人,石学士莫怪。石学士的意思我明白,但是这中朝廷大事,朝中议定如何,便是如何。某家只知道执行皇上的圣旨便是。”

    石越知道王韶这是当面声明拒绝自己,事已至此,几乎无法挽回,也只得作罢,勉强笑道:“这也是做臣子的本份,在下理会得。来,莫谈国事,请喝酒。”

    王韶站起身来,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抱拳道:“宅中还有些事,便先告辞了。”

    石越又留了一回,但终是话不投机,只得亲自送他出府,望着王韶上马远去,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恹恹走回府中。

    “我也没有料到王韶竟然会断然拒绝。”李丁文早已在厅中等候。

    “军事教育体系、兵制改革、裁军,我本来计划是一个整体,一步一步,不动声色的进行。皇上也同意了大体的构想,但是若不能得到军中名将的,终是遗憾。”石越心有不甘的说道。

    李丁文也点点头,说道:“本朝能带兵的将领,只剩下王韶、郭逵、刘昌祚、种谔数人而已,如张玉之辈,一勇之夫而已;李宪终是宦官,唐代之鉴不远。可恨狄武襄早死。”

    “英雄或要趁时而起,也未必当真无人,也许是没有机会,声名未显之故。”石越叹道。

    “现在这些将领,王韶是唯一在京的,位高权重,又受王安石知遇之恩,公子断难笼络。郭逵因为意见与韩绛不和,一直不得志,现在贬在太原做知州,与王安石也未必没有嫌隙,他当年名声,仅次于狄武襄,若然公子在皇上面前推荐他,他必然感激——不过此人眼高于顶,若不能让他心折,他反要来轻视你,而且用他,不免得罪韩绛;种谔时运不济,也是被贬在外,他和韩绛关系也好,公子若要用他,只要皇上答应,他必然乐意听从。”

    石越想了想,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苟且。先写封信,试探了解一下郭逵的看法,若是意见不同,终不能勉强。”

    “也好。军事方面的改革,是一个单独的系统,我们先想办法让朝廷接受公子的官制改革方案。”

    二人正要继续讨论,侍剑急匆匆走到门口,说道:“公子,舅爷求见。”

    “长卿?”

    “长卿?”

    石越与李丁文对望一眼,暗道:“他来做什么?”

    ※※※

    “子明。”

    大雨过后,树叶比平时更加新绿。石越与桑充国在南郊外的一片树林中并绺而行,带着雨水珠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晃,一不小心,水珠就像骤雨似的落在二人的头上。但二人都似有无限的心事,竟然丝毫没有觉察一般。

    “嗯,长卿,你找我出来,一定是有事吗?”石越觑见桑充国神色,已知他一定是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

    “嗯……的确有事。”桑充国故意不去看石越,自顾自地说道:“今天,我看到了朝廷颁布的《诸州县兴学校诏》……”

    “有什么问题吗?”

    “我、我听说这是子明你的政见?”桑充国突然停止马,转头望着石越,问道。

    “不错。”石越淡然笑道。

    “我有点不明白,这份敕令,和子明你在《三代之治》中说的,完全不同。”桑充国注视着石越,质问道。

    “的确不同。”石越已经猜到了桑充国的来意,淡淡一笑,说道:“长卿,《三代之治》中,有些构想,是要几百年的时候去实现的,我所做的,是第一步。”

    “可我认为这一步,太不公平。”

    “为什么这么说?”石越奇道。

    桑充国道:“你可知道贫穷的人家,都以读书上进为唯一的出身之道?他们往往是一家,一族,最有希望的几个人,去读书,十年寒窗,能中进士的,是其中极少的部分,大部分,便止于县学。这些人的资质,不过中等,也许并不能得到前面二成的奖学金,对于这样的人,你要他们如何选择?继续读书,家里族中,供不起了;若不读书,十数年的功夫,尽皆付诸东流……”

    石越点点头,低声说道:“我知道。我听说有些人甚至只能喝粥度日。但是,长卿,我问你,在此之前,全国究竟又有多少地方有县学?范文正公读书,要断齑画粥,像这样的杰出之士,若依我的法子,便可以有一份保障,使他们不至于因为生活所迫,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杰出之士,始终只是少数。还有中人之资的人呢?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希望。”

    “中人之资,若按绝对人数算,这个法子施行之后,也会比前受益的人多。”石越冷静的说道。

    “未必,你可没有限制那二成人中有钱人的数量,若有什么情弊,谁又能料到?难道你便能说可杜绝?”桑充国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