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倍,包括中国的台湾曾经都是其殖民地。
即便是现在荷兰已经没落了,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绝大多数都被英法等国瓜分了,但是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荷兰依然有大量的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统归荷属东印度公司管理。
日本打上荷属东印度的主意是有原因的,荷兰在亚洲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后世的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当然还包括文莱,所以那里是橡胶和石油的王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号称东亚的石油宝库,年产约800万吨,大约相当于日本的20倍。
日本此时每年需要石油约500万吨。但自给能力却不足十分之一。为了获得大陆土地,为了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日本对于荷兰这个弱小的国家早就虎视眈眈了。没落的荷兰在日本看来和中国一样,都是那种捧着黄金满地爬的小屁孩,天生惹人犯罪。
不过一直以来荷兰这个国家都很明智。在1939年战争爆发时,荷兰的政策却是明白无误的,这个已经经历了一百年和平的国家,决心实行“坚决的、不言而喻的中立政策”,它虽然是国际联盟的成员,但已明确表示不受强制维护集体安全决议的约束。
尽管它的国民情感是偏向英国的。但是并不介意与德国做生意,这一点和一战时期倒是一样;荷兰对德国的入侵可能高度警惕,并做了一些初步的准备,但同时它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措施持续地表达着不满,认为这妨碍了中立国正常的贸易往来;荷兰国内的党派不少,但是谢天谢地,无论是在政治光谱最左端的共.产党还是最右端的纳粹主义。都处于基本无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荷兰在政策上的正确,所以直接导致其国力虽然不强,但是在国家上的地位却不低,因此在没有决心与英法开战之前,日本人虽然眼馋,但是却没有对荷兰下手。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半年前,在5天的战斗后陷落了,荷兰迅速被德国征服。不过,从某种程度上看。荷兰显然是欧洲1940年除了卢森堡之外,被无辜卷入战争的国家的典型。原本在经过两次入侵的惊恐,但是都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所以荷兰坚信德国人不会向他们发动进攻。
所以军队中的休假照常进行,荷兰人深信他们规模不大的陆军。在洪水防线的保护下,足以保证支持到外援到来。事实证明,他们全想错了。虽然并非毫无警告,但是当德国人大举入侵的时候,荷兰人还是显得毫无准备,虽然他们在各处都英勇战斗过,但是这支小小的力量显然不是德国军队的对手,在强大的德国陆军面前,荷兰军队只坚持了5天就被迫放弃了抵抗,不过他们赢得的时间,足够让荷兰女王撤往国外。
荷兰人的软弱彻底刺激了日本人,就这点实力还想拥有大半个富饶的东南亚,真的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日本政府根据《时局处理纲要》的决定,于1940年7月26日特派商工大臣小林一三,前往荷属东印度,进行关于密切两国经济关系的谈判。政府则是在7月29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了《发展同荷属东印度经济关系的措施》。
其基本方针十分强硬,内称:“随着世界新秩序的发展,必然产生经济圈,根据日德意三国条约,应确认皇国在荷属东印度的优越地位;从共存共荣的大局出发,迅速与荷属东印度谋求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以期开发并利用其丰富资源,使之实际上成为以皇国为中心的大东亚经济圈之一环”。这当然是最终的目标,而当务之急则是取得战略物资尤其是取得所需要的石油。
日本人现在已经决心耍流氓了,反正对于荷兰这样的小国,日本人是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日本海军甚至扬言,如果荷兰政府敢说个不字,强大的帝国海军将会在半个月内消灭驻扎在荷属东印度的荷兰舰队,而且伤亡不会超过500人。
日本人想要利用压下的有利局势迫使荷兰屈服,但是日本人小瞧了荷兰人的骨气,更小瞧了荷兰对于自己盟友英法美的信心,荷属东印度依靠美英的态度是极为坚定的,荷兰原是美英对日经济战略的一翼,因此同荷属东印度的谈判,实质上几乎与同美英谈判没有区别,所以荷兰并不害怕日本人。
在荷兰人看来,虽然驻扎在荷属东印度的荷兰海军并不强大,人数也不多。但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英法美等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如果联合起来的话,日本人根本不足为惧,因此荷兰人的态度同样极为强硬,抱定决心不与日本人妥协,即便是日本以战争相威胁也浑然不惧,完全一副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的样子,令日本人恨的牙痒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