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62面:
[己三、明情堕因果]
这一科是讲到我们凡夫因为一念的情执,所产生的因相跟果相。这一科蕅益大师判作「扶律谈常」──佛陀一方面广泛的探讨「空性」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因果事相」的重要。我们一路研究《楞严经》包括:正见篇、修行篇,佛陀所发挥的重点,其实是在「空性的智慧」,就是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照了心性的本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菩萨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颠倒想」,我们无始劫来,被自己心中的妄想,产生很多的误导;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业力跟今生烦恼的交互作用,会先有个「感受」,这感受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出来。这个妄想假设我们不加以消灭,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对立心──人跟人之间的对立,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空观的智慧」──我们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的假相,它没有实体。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一个来处──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将往哪里而去?「妄想」是没头没尾的,它只就在一个烦恼跟业力的碰撞之下,而显现一个暂时的假相而已。「空观」的智慧,可以把这个假相慢慢的把它化解掉──你从空性而来,你还是回到空性去吧,我们能够达到「无住」。妄想你不住它就消失掉;你一住它的势力就膨胀起来。所以一个经常修空观的人,他内心是调柔清净,因为你没有对立,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心中是调柔的;没有对立心,就不容易带动贪瞋痴慢的烦恼,它自然清净!「空观」使令一个菩萨内心调柔、内心清净,这个是整个《楞严经》的修学主轴;「正念真如」观照的重点,就在「心性的本体」。
但是──佛陀讲完「空性」的智慧以后,佛陀恐怕众生会产生偏空,所以「破障篇」就强调因果的重要性;因为你念头一动,它就是一个缘起!但是在因果的事相当中探讨,我们会通其它的经论,其实是两种说法:比方说《地藏经》在讲因果的思想,它偏重在「业感缘起」──认为这个人为什么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有罪业;这个人为什么生天呢?因为他有布施持戒的善业。完全是以善恶的业力,来主导我们六道的升沉,「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来生去哪里,你作不了主!谁作主呢?你的「业力」作主!但这样的一个理论,在佛教的道理来说,是不圆满的教法,不了义的教法。你的「业力」是从什么地方来呢?还是你「心」创造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本经在探讨因果:它不是从业力,它从你的「心念」来决定你的因果。不过这个地方的「心念」不是我们一般的外境的刺激,产生那一时的「妄想」。它这里的「妄想」,本经给它的专有名词叫「坚固妄想」──无量劫来我们不断的造作,所留下了一种坚定的力量。我们今生打了很多、很多善的妄想,也打了很多、很多邪恶的妄想,到底我们今生的生命是谁来主导呢?是由你的坚固妄想主导。什么是「坚固妄想」呢?(它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它必须要是「数数现行」:说欸…我这个妄想,我三两天才打一次,不能构成坚固妄想;它是每天不断的出现,不管是善是恶,每天数数现行的妄想。第二个、它必须是「辗转增胜」:你对于这个妄想,基本上你是放纵的、随顺的,你不会去抗拒、对治它,所以它的势力是「种子起现行」,然后「现行」你又随顺它──现行又熏种子,产生一个强大增上的力量。
所以在你的心中,如果出现一种数数现行、辗转增胜的妄想,那你就得小心了,它对你的来生,会有很大的主导力量。由于我们数数的熏习,所产生的一个坚固妄想,它如何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出现各式各样的果报,这一科是探讨这一个问题,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过这里的「心」,偏重在「染污的心」这一部份,而不是诸佛菩萨的清净菩提心所带动的功德庄严;是偏重在凡夫的情执,由这一念情执的数数活动而累积一个负面的业力,乃至已经在成就未来的果报。我们看经文的第三段──「慢」。所谓的「慢」是一个「高举相」,就是这个人仗恃自己的功德,把自己的地位高举了,因为高举的关系,就带动很多、很多贪爱的烦恼,也容易去造一些罪业。
[慢习]
[总标:]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别明:]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劝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我们把这个「慢」的坚固妄想,它的「因果相貌」做一个说明:首先,我们看它的烦恼活动叫做「惑」──『慢习交陵』,高慢之心会出现:第一个「慢」是指烦恼的现行,第二个「习」是它的种子。一个人会起这么坚固的「慢烦恼」,他过去生肯定是有它的种子,今生的因缘刺激…外境的刺激,又把烦恼的现行表现出来,所谓「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两个互相的交陵、互相的作用,就把这个烦恼的势力,变得非常强大。烦恼强大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它一定会付诸行动的。
『发于相恃,驰流不息』,这是它一个造业的相貌──「慢烦恼」的活动,它的发动的原因就是「仗恃」:他可能仗恃自己财富广大,或者自己多闻智慧,乃至于地位崇高;我们内心本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是平等」,他就在内心当中捏造一个高山的相貌,自己是高高在上,谁也比不上他,这个「仗恃」的结果就『驰流不息』。为什么高山会产生水流呢?古德解释说:因为「高慢」会产生贪爱──「贪爱自我」,我们就会在人与人之间,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贪爱自我」当然就产生了水,因为贪爱是水,所以从高山当中的贪爱,产生了水,这个水就奔驰而下,这是他一个造业的情况──首先把自己高举,然后坚固的爱着自我,以这个爱着自我跟高举的相貌结合,就造成一个奔驰而下的水流。
「高慢之人」他得果报是怎么样呢?『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腾逸』就是腾跃放逸,『奔波』就是向前的奔驰。一个高慢的人,他是躁动不安的!『积波为水』,把这个平静的水,带动了很多的波浪。这「高慢心」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说:这个人他的舌头是往上顶,(高慢的人是高举),舌头往上顶住自己的上颚,所以就把这个口水创造出来。因为他的烦恼现行的互相的鼓动,所以高慢心的人,他是高举、躁动不安的相状,而且是贪爱相有水,所以他的果报,就有三种地狱出现:
第一个、血河地狱──「血河地狱」它两边是高山,这个人一进去高山以后,这高山就突然间把他合起来,就把这个人的色身夹成血肉模糊的状态,这叫血河地狱。因为他因地的时候高举,高举就把心中的高山创造出来,结果高山跟高山相挤,就把自己给夹出了血河。
第二个、灰河地狱──我们自性本来清净,怎么就有这个地狱呢?就是这个罪人他高举就奔腾,然后他被投入到一种高温沸腾的灰黑色水中,在这个沸腾的水中,他被烧得脓血流出,痛苦万状,这是灰河地狱,又热又脏的水。
第三个、热沙毒海──这个地狱,圆瑛老法师说:这是两个地狱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黑沙地狱。这个罪人被投到又毒又热的大海当中,他很痛苦,他希望能够跑到岸边,但是他好不容易跑到岸边的时候,这个岸边的沙也特别的热,结果把他的皮肉烧得皮破彻骨,这是黑沙地狱!乃至于融铜灌吞,用高温熔化的铜汁,来灌这个罪人之口等等,这都是在因地的时候,因为高慢的烦恼不断的活动,自己就把这地狱的果报创造出来,让自己去承受。
佛陀劝诫我们:是故十方如来,以智慧之眼来看我慢的烦恼,就像一个人饮这个「痴水」。在印度的一种毒水,你喝下去以后就失去理智了。所以『菩萨见慢,如避巨溺』──菩萨见到内心当中生起高慢的活动,就看到一个人沉没到大海当中,你的整个眼睛就看不到前方了,就失去方向感。这个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高慢的——老参!问题是:我们本来是没有资粮才学佛,每天忏悔业障、拜八十八佛,积集资粮、布施持戒,欸…有一点资粮了,开始高慢了。
在《唯识学》上说:一个菩萨开始「高慢」时──第一、不见己过:你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当然你就不会调伏了。第二、不受教诲:别人给你一个如法的教诫、劝谏,你再也听不进去了。这样的人,迟早要栽筋斗,因为你「自我反省」的力量消失了;你没有自我反省,别人在帮你反省、帮你劝谏你又不听,那你的烦恼,当然就不断的增长广大了。我们讲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