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章)科举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霍海:“没事儿没事儿,你接着写。”

    张叔:“不了不了,在下告退。”

    霍海:“你不想写,坐在那里旁听还是可以的。”

    张叔想了一下,此时自己不写出来,等过了今日,再写出来说是霍海说的,别人也不会信。

    别人就算真信了,口头上也不会信。

    因为霍海不好得罪,而张叔很好杀。

    于是张叔也就放下了笔,只听,不写。

    这玩意儿怎么写?

    说是贵族烂泥扶不上墙,但是,天下官职,那都是高祖当年进咸阳时约好的事情,就像几年前霍海自己说的,高祖带着十万人进咸阳,建立了长安城,带来的十万人,人人有官做。

    现在,没了。

    仔细的想一下,这其实是在说刘彻想办法削去贵族的权利。

    这很简单,天下实行郡县制加封国制。

    如果当官的全是贵族后代,那你这个郡县不郡县,和封国制有什么区别?

    等形成定势后,大官僚家庭,无非就是轮流坐庄的鲁王赵王一样的罢了。只是他们的封地在全国循环轮转。

    所以,刘彻第一步就是要掐断郡县制中的贵族来源。

    这就涉及到选人才,从平民中挑选人才上来。

    别以为这个举动会破坏大汉的局面稳定。

    事实上很多贵族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全当官员。

    就有些贵族,如此聪明,看不出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是废物?

    万一那废物儿子当官惹出祸来,岂不是把另外两个也连累了?

    而另一方面,平民一辈子只能做平民的话,未来当其中一些有能力的人,开始积累出了一些能量,却苦于无法出头,他们会做什么?

    秦崩重演?

    所以,封国这边实行推恩令,郡县这边选拔人才,两套并行,是大汉加强统治的方法。

    就算是贵族也很明白。

    但是,明白归明白,任何人不能说出来。

    就好像所有人都明白美帝是霸权,但你不能说,说了他就要整你。

    本来作为霸权,他就时时刻刻都要整别人的,你还当出头鸟,不是上赶着把自己的名字往被整名单上写?

    不知道你顶不顶得住。

    这也是张叔不敢写了的原因。

    刘彻不见得会整霍海,谁知道霍海说的,是不是刘彻本身想要往外说的?

    但是张叔去说,那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不过霍海并没有在这上面过多纠结,而是继续:“当时,有一个问题摆在陛下面前。”

    “既然不能选亲了。那么,选贤,还是选能。”

    大家都认为,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是三大哲学问题。

    其实,这三个问题,是闲人的三大问题。

    忙人的三大哲学问题是。

    举不举。

    任人唯亲还是避亲。

    选贤,还是选能。

    别的事都可以不会干,只要这三件事情做对了,保你权倾朝野一世英名。

    当然,做砸了,无论有多牛逼多厉害,都会被连累死。

    而现在,摆在汉武帝面前的问题,也是怎么选。

    举不举,刘彻已经确定了,必须举。

    不举就是不行了。

    好的,举,怎么举。

    是贤,还是能。

    这个问题看起来没啥问题,选贤能嘛,一起选。

    不是,完全不对。

    不可能同时选贤能。

    因为,贤能,它就不是一个体系的。

    如果选能,那就是要选一波能人出来当官,在他们当的过程中,考察他们是不是个东西,是不是个人。

    问题是,选出来的这些人,代表了大汉朝廷的脸面。

    哪怕这选能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有一个畜生,那大汉的名声就算是给败坏了。

    如果选贤,那就是要选一波有道德的人来当官,那就注定了他们中有一大堆都是废材。

    因为绝大部分时候,是没有那么多贤的,是没有那么多道德标兵的。

    选的是道德表在的没黑点,而不是选择的道德表现出来的亮点多。

    那么问题来了。

    还有一种人,道德也会没黑点。

    叫做‘只要我不做,我就不会错。’

    是,这个人可能没有虐待父母欺负兄弟的记录,看起来不是个坏人。

    但是,他爹妈有可能病死在他面前了,他也没有出钱去治疗。这个人的兄弟有可能饿死在他门外了,他都没开门救济。

    这一类人一旦当了官,你还想指望他有作为?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选贤还是选能。

    这么一听的话,似乎选能的性价比比选贤高得多啊。

    选贤,注定了会有一大堆废物和懒虫混进来,选能不会。

    但,大汉从开国到现在,道德水平之败坏,导致刘彻这个皇帝不得不往死里抓法律,连续任用酷吏,不断任用酷吏,都刹不住这股风气。

    如今又去选能,不出十年,所有的能人,将会被现在的贵族同化,变成同一种东西。

    那为什么还要选?

    让一群没有道德的废物当官,虽然干不了好事,但也造不成什么破坏性。

    让一群没有道德的天才当官,生灵涂炭。

    霍海继续说着:“当时,陛下两种都做了准备,都做了选择。”

    刘彻发了招贤令。

    招贤令这东西就很有的说。

    因为,他实际上是在找能人,但命令本身叫做招贤,意思就是说,我要找能干人,但是招募进来的,只能是本身就是贤德的人。

    可是,除了这种方式,刘彻还搞了举孝廉。

    举孝廉,那就是找道德标兵了。

    其实,刘彻之前发的招贤令还没啥意思,历史上,等举孝廉成了常规制度,最终却没几个能干事儿的人时,刘彻才忍不住又发了求贤诏。

    说感觉卫青不行了之后,朝堂就都是废物了,‘名臣文武欲尽’,所以要求能人。

    只可惜,一个政策执行这么久之后,已经回不了头了。

    文翁点头:“的确,无论是发旨意寻找能人,还是举孝廉,都是尝试,陛下两边都在尝试。”

    霍海:“这不就是您的功绩了,您发明了第三种方法。”

    “教!”

    虽然说教育是自古就有,春秋战国也是有老师的。

    甚至有官方搞学术研究的地方。

    但真没有官学。

    而文翁,是第一个尝试的人。

    当初文翁石室建立后,文翁把一批学生送到了长安。

    那时候长安可没有太学,所以是先有了学生,后有了太学。

    当时文翁派遣他们到长安学习,也就是丢给刘彻了,让刘彻想办法。

    反正随便找个老师学学也行吧。

    而这时候董仲舒又献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董仲舒献策,是为了培养儒学官僚。

    而文翁是读春秋的,他送来的学生当然也是儒学官僚,就对上了。

    于是,刘彻就招募在长安的这些来的学生,都考试。

    考过了,就进太学。

    招募五十人,成都和齐鲁占据了大半,别的地方小半。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人数占比的问题,让刘彻有些犹豫了。

    太学制度,似乎也不太好。

    因为这么搞下去,那朝堂岂不是全是蜀郡和鲁国的官员。

    事情也就搁置了。

    但是今天在霍海这儿,说法就不同了:“文老师您建立了第一所官学,这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今长安流行新学,这新学和官学一结合,那不就有了培养人才的制度了。”

    选拔人才能选拔出来多少?

    定向培养需要的人才,然后在里面选拔,难道还选不出又贤又能?

    以前的问题是,如果只是招募能人,你能看到他写文章就知道他有没有能力,但是看不到他的道德。

    如果选贤,各地官员推举的‘贤人’,应该是贤的,毕竟他们也害怕自己丢了乌纱帽,所以不敢选太离谱的。

    但是这些人有能吗?

    那一群人在一起,都有贤,官员推举来的是能人,还是亲人?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亲人。

    这岂不是等于皇帝不在任用自己亲近的人,而任用官员们亲近的人?

    这是什么逻辑?

    为什么董仲舒能说服刘彻?真以为是因为刘彻需要董仲舒的这点政策?政策刘彻都知道了,直接用就好了,干嘛要给董仲舒好处?

    实际上是因为,儒家本来就讲究道德,所以,在儒家内部选能,就等于他们都被教育过‘贤’了,要比直接选能,要好那么一丁点。

    但是,培养人才就不一样了。

    霍海:“选贤,不一定不能有能。只要我们建立官学,让全民所有的小孩,小时候读小学,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自然而然可以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既培养能,又培养贤!”

    文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