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一十六章:多元社会评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陈博士,这既然是本书的原意,我对此表示尊重,愿闻其详。”

    “苏迦塔本身是贱民阶层,还是一位贱民女性,但她却凭着过人的努力和幸运到美国生活,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想,这是印度开放性社会的一面,是外来文化思想在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渗透,但也因此带来不可避免的灾难,这是殖民统治的另一面。

    种姓制度的理念虽然来自古老的印度教信仰,但它真正开始对印度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时,其实是很晚的事情,这就是殖民者恶的一面。

    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只是婆罗门阶层设计的一套理想社会形态,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空想,从来都没有大范围地实施过。但英国殖民者却把这种阶级分明的空想落实到了人口统计,户籍册上,种姓阶级才固定成了一种身份地位标签,并最终演化成僵化的等级制度。

    原本苏迦塔的祖先过着一种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英国人却把他们从丛林中赶了出来,剥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并开垦成了具有奴隶鲜明特征的种植园。

    当然,我们就要讲到殖民者好的另一面,伴随而来的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一些印度民众也因此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教育体系,也才有了印度贱民阶层的苏迦塔女士到文明世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总统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用作者原文一段评价来陈述印度在世界人民心中的特有印象。”

    “请说,陈博士。”

    “没有任何文明那么缺乏抵御能力;没有一个国家会那么轻易被侵袭和掠夺,而从灾难中学到的又那么少。”

    “陈博士,不可否认作者的评价是如此鲜明独特。印度曾经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度,各民族传统、各种宗教信仰、各种种姓阶级、甚至各小邦国,他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更谈不上一个统一的市场。

    直至今日,印度联邦依然像一盘散沙,这也是我为何答应大秦集团的根本原因。我看到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政治体系;我看到的是一个纷争不断,腐败没落的印度社会体系;我看到的是几亿印度底层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