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只能更新一章了,小子的时区不同,白天感恩节折腾了一天,晚上敲出这些文字来,且里面有一段花了些时间,大家看了就知道了。谢谢支持!请推啊推!
另外,广告一通,本书签约中,赞起点编辑效率,请大家继续支持,再谢。
----------------------------------------------------------------------
窦太后话一出口,众臣便小声议论起来,能够在这种场合下讨皇上太后的高兴,在众臣中脱颖而出,乃是大有脸面的事情,说不定皇上太后一高兴,就能升个官加个俸什么的也未可知。因此几百王公贵戚中,除了那些靠军功起家,勉强只能读些书信的列侯将军们,其他人均有些蠢蠢欲动,都想献宝,可又担心在群臣面前稍有差错,就要丢大人,因此犹豫不决,这时若去看众臣的脸『色』,倒是好玩得紧。
有几个自负文采的饱学之士倒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们日常做的就是这些事情。比起管理衙门的事务来说,辞赋一道倒更像是他们的正业。
片刻之后,文官中有个人离席跪拜到:“臣愿献丑,抛砖引玉,略聊表微臣对圣上千秋万寿欢庆,恭贺之意。”,窦太后听言,笑道:“好啊,奚明大人文名斐于四海,著于众臣。不必过谦,你就算不自己说,哀家待会也要点名让你说的。”奚明再拜谢了皇帝太后,告了个罪,长跪起身。作赋的时候若是坐着,或者跪着,气势先就少了一半。汉赋相较后世各种文体而言,最重铺陈叙述,气势上首先不能输。
只听奚明朗声言道:“臣闻渭水浩渺,昆仑其源,千里而限于大河。臣又闻南山苍茫,上干青云,万峰而蔽荫日月。南山之阴,渭水之滨,汉皇建极,都曰长安,国称大汉,维天之命,抚恤庶黎。皇统序传,四帝狩天,披肝沥胆,止昏定『乱』。骏惠我高祖,仁厚我孝惠,昌明我孝文,大德我今上。昔闻,君不明,则臣不查,民不宁,边不靖。皇汉御宇五十九载,寰宇清而四海宁,万民安而四夷朝。今上承昊天之命,伐逆『乱』于南向,立远威于北方,七国『乱』而自灭,匈奴犯而遽退,不战,得百世安,不发,享万年靖。。。。。”
奚明这一通赋,中间几乎没有什么停顿,众臣听得惊讶,皇帝太后听得欣喜,等奚明最后一句落声,窦太后先拍了几下掌,然后说到:“奚大人果然还是宝刀未老,信手拈来,却道出了我大汉立国一甲子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当今圣上敬天法祖,万民俱安,四海皆朝,说得好,哀家有赏。”景帝待太后说完了,也称赞道:“爱卿素以文名著称,朕以前也有目睹耳闻,今日看来,竟似更为老道娴熟,太后欢喜,朕少不得也要赏了。”奚明赶忙跪下,拜谢二圣,感激涕零自不需言。
见奚明得了夸奖,受了封赏,别的人哪还坐得住,接二连三都离席作赋,说的话也无非都是些称颂之言,把当今皇上说成了古今第一人,有的还卖了个乖,把窦太后也给编排了进去。一时间满殿的歌功颂德之声,皇帝自然也是听习惯了这些话,一点也不觉得合适,只要说得还不错的,一概打赏,众臣不少原本怕丢人的,也赶紧出来凑上几句,反正皇帝今日高兴,虽然不至于百无禁忌,但也是龙心大悦,此时不去搭个顺风车,什么时候还有这等便宜得呢?
刘平见诸王百官走马灯似地离席祝寿,自己这边父子三人却一个也未能说上话。刘发自己本来长于辞赋,可是他生『性』仁厚懦弱,不习惯在人前显示,而且同为皇子的其他八王,加上皇太子都还没有说话,他也因此不想出这个风头,以免遭来兄弟们的猜忌。刘庸读了这么多年书,学问倒也是不错,但是和这些公卿们比起来却是平常,况且刘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