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的时候,装甲兵那边的同志一脸的喜色,如果说5DL的仿制成功,让他们有了趁手的武器的话,那这个二代坦克如果按这个方案做出来,那就不是趁手的问题了,那是遥遥领先啊!
他们非常诚挚的向坦克的设计方表示了感谢,一一热情握手,从总师到普通设计人员,一个都没落下,特别是十处打锣九处响的高振东,前不久的指挥车和侦察车不还找他来着嘛。
高振东临走的时候,防工委领导一边和他道别,一边笑道:“地上跑的事情,可算是差不多了。”
仔细想想,的确差不多,除了火炮之外,大宗一点儿的陆军武器基本上已经成形了,至于火炮,咳咳,现在还是不错的,这些铁疙瘩在老毛子的帮助下,基本上和世界领先水平是一个档次上,或者说没有明显的短板和缺憾。
单兵武器、反坦克武器、装甲装备,都已经体系化了,而且在高振东的帮助下,都有了5~20年的领先,当然,这个5~20年,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高振东自己心里有数。
就算是火炮方面,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带动,至少在大炮兵对抗上,已经开始启动的反炮兵雷达就能给敌人支援火炮群一点儿震撼。
远程支援火炮被压制了,那剩下的其实就好解决了。
别看S1堑壕里面打得那么惨,很热闹,实际上真正决定双方胜负的,是互不见面,只能用炮弹相互热情招呼的火炮群。
——现代战争是炮战。
至少在1960年的时候还是这样,空军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高振东听着这话,觉得不对味儿啊,领导,你这话是几个意思?
陆军的事情差不多了,你是在暗示我把眼光往空军和海军看看?
在搞了在搞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领导这话是不是这个意思,不过高振东自己的脑袋,却先往那个方向上直接就转过去了。
原因很简单——只有陆军还不够。
不过海空军作为典型的高技术兵种,那不是一般的烧钱烧资源,困难很大。
巧就巧在高振东的优势,就在高技术上,烧钱烧得好的话,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还不太花钱。
根据高振东自己的分析,窗口期还是在的。
三月四日,星期六,高振东作为研究人员之一,参加了61式枪族的正式定型会。
这次定型会非常顺利,毕竟经过多次试验,雪城实验中心那边也给出了完整的评价。
雪城那边用语很客观,不过有优异的性能打底,用语越是客观,越是能够说明这个枪族的好,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靠本身硬。
关于弹方面,倒是不用多说,反正就是7.62*39,这个是改不了的。
“综上,本枪族通用零件比例高达75%,实现班组武器供弹具通用,400米内精度好,可靠性高,可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可靠使用,且便于车内操作。”
柳教授在做汇报,这句全国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