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王曾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此人,出身孤苦,少年英才……到了什么程度呢?

    他是整个宋朝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几名连中三元的进士之一。

    殿试被点为状元的当日,就被当时的宰相李沆看中,直接被招为女婿。

    要知道,李沆可是当时的朝廷重臣。

    他的八个女儿,除了幼女早夭之外,其余所有人,嫁的都是官宦人家。

    独独他最钟爱,精挑细选了数年都没有嫁出去的长女,却许给了王曾这么一个寒门子弟……可见李沆对王曾的期许和信心。

    有了这一层关系,王曾在朝中的发展前途自然光明的很。

    寇准恰好是李沆的好友,所以,自然也对王曾照拂有加,甚至还提携过几次。

    按理来说,他这样的人,在寇准倒台之际,也应该被划为党羽,同遭贬黜。

    但事实恰好相反,王曾不仅没有被贬,甚至还好好的坐在参知政事的位置上。

    之所以会如此,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王曾此人,是个主见极强的人,他虽然和寇准交好,但是,却并不依附于寇准。

    当初,赵恒用寇准制衡刘娥和丁谓,双方斗的如火如荼,王曾却屡屡和寇准站在对立面上。

    打从很早的时候,他就规劝过寇准,觉得两宫俱为一体,皇后太子当相亲。

    可寇准听不进去,执意要和刘娥为敌。

    这种状况下,如果换了别的官员,要么压住心中疑虑,继续帮助寇准,要么就闭口不言,冷眼旁观。

    但是,王曾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毅然选择了投向刘娥的阵营。

    当然,说是投靠也不准确,因为刘娥在朝中的主要势力是丁谓一党。

    王曾和丁谓的关系算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

    在许多事情的政见上,二人都有分歧。

    尽管王曾审时度势之后,往往会听从丁谓的意见,但是严格来说,他们的关系也只能算是表面上客客气气而已。

    真正和王曾有所牵连的,是枢密副使钱惟演。

    他们二人是姻亲关系,与此同时,钱惟演还是刘娥之‘兄’刘美的姻亲。

    有这层关系的加持,王曾一方面竭力替刘娥争取了很多朝中摇摆不定的官员。

    另一方面,则通过钱惟演不断向刘娥进谏,帮助她调和与赵祯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母后垂帘,太子听政这个模式,最初就是王曾在赵恒病重的时候,给刘娥出的主意。

    他的这一系列举动,成功的获得了刘娥的好感,让他避免了被寇准一案所牵连。

    可以说,在如今的中书七位宰执当中,赵祯唯一看得上的,就是王曾了。

    有主见,有决断,敢说话且懂变通,不迂腐……这一切都符合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素养。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缺点。

    有些时候,王曾对局势有着过于清晰的判断和认知,便让他少了几分坚毅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原则。

    便如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