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到家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南田赋三十万石。

    这里面自然有很多问题,以元朝的治理水平,有很多土地是不交税的。还有其他各方面的问题。

    虞醒拿下云南后,稍稍一清理。田赋立即到了一百万石。

    这还是在云南整体田赋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今增加二十万石粮食。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到明年,田赋能够到达一百五十万石。”

    “但我预计,未来云南田赋,不包括南庆府,不会超过二百万石了。”

    “倒是西海道潜力惊人。今年西海道加南庆府,总共能给云南提供一百万石粮食。”

    “只是这些粮食,都卡在独龙雪山以西。”

    “西海道的粮食潜力,不仅仅这一百万石。殿下对滇西道的指示,臣以为知道。臣以为殿下英明。打通滇西道后,朝廷的粮食压力会大大降低。”

    “不错。”虞醒非常满意。

    众所周知,虞醒不靠田赋打仗。

    如果仅仅靠田赋,汉军上下早就去喝西北风了。但是田赋不仅仅是一个财政数据,也是一个衡量国力最重要的数据。盖因,大部分百姓都是农民。农民能缴纳多少赋税,也代表了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

    田赋一直增长。

    这代表在谢枋得管理之下,云南国力也在蒸蒸日上。

    “现在各地粮仓结余有多少?”虞醒问道。

    “各地粮仓的数字每日变动,太具体的没有,大概现在在五十万石门槛上。”

    虞醒说道:“也不少了。”

    虞醒很清楚云南在粮食上,不仅仅靠这些赋税征收的粮食,不管是官府向地方上采购大批粮食,还是从安南采购的粮食。这个数量要比田赋本身要多。

    特别是在道路修好后,运输量大增。

    但奈何,粮食也多。支出也多啊。

    各方面修路的人员,修水利的人员,几乎整个云南一半以上的男丁都参与了这些基础建设。吃公家粮。谢枋得能维持着五十万石的粮食储备已经不错了。

    “只是-----”虞醒心中暗道:“这个数目,如果要打仗的话,那就危险了。”

    “也就是说,滇西道打通之前,对外用兵的事情,最好缓一缓?”

    如果仅仅过太平日子。

    马上是夏收。夏收之后,粮食储备大概能增加一两百万石。再加上各方面采购,或许能好一些。

    但也仅仅能维持现在这一摊子。

    毕竟靠着财政吃饭的人,军队,民夫,官员以及家眷,最少有一两百万人口。用这个人数对冲粮食数量。就会发现,真正是勉强维持了。

    如果可以,虞醒其实也不想打仗。

    倒不是他放弃了北伐。而是还没准备好。奈何,虞醒内心中已经有一个预判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战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谢相,国士无双,真宰相才。”虞醒说道:“有谢相在,孤后方无忧。”

    “不敢当。臣只是尽绵薄之力而已。”谢枋得说道:“没有殿下,臣什么也不是。”

    虞醒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