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通用机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坐:

    “DPM(M是俄语里现代化的意思,等同于德语里的K)机枪已经开始投产了,你说的机枪架正在测试中,我来问问你给我的下一步安排。”

    “这么快?”

    这个消息对朱涵来说可实在是意外之喜。

    原本以为还得几天才能建起生产线呢,这下他对于接下来的行动更有信心了几分。

    “那是肯定的啊。”老刘提起这个也是相当兴奋,“自从你给小赵那个机枪架和那个什么八一式弹鼓的设计图之后,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天天嚷着你是天才一类的话。”

    “其他技术员虽然不明白啥意思,但看小赵这个水平的都这么兴奋了,他们肯定更兴奋。很快就把样品枪架造出来了,我也不太明白,一个轻机枪搞枪架有啥用。”

    朱涵轻轻一笑,用问题回答问题:“你说重机枪射程是多少?”

    老刘:“800-1000米。”

    “那水连珠能打多远呢?”

    老刘:“我记得标尺上都到2000米了。”

    “那马克沁用的是什么子弹呢?”

    老刘:“7.92毛瑟步枪弹啊……”

    老刘:“!”

    这几个问题看似无关,但仔细想想就明白其中的关联了。

    轻机枪、重机枪,看似是两个东西,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本质区别。

    因为最开始这东西出现的时候,只有唯一的一个名字:机关枪。

    不管是大慈大悲马克沁,还是普渡众生加特林。

    这俩机关枪的祖宗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太重了,需要安两个轮子推着走。

    为了让自动武器能跟着部队前进。

    各个国家的设计师普遍的都开始琢磨怎么给自动武器减轻重量。

    于是“轻”一点的机关枪就出现了。

    按说给武器减重是一款武器的正常进化方向。

    但很快就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让机枪彻底分家的本质问题——后坐力。

    其实使用同一款子弹的武器后坐力根本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里说的是总体后坐力,不是可感后坐力,不要弄混。)

    众所周知,子弹抛射出去后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抛物线。

    反正用的是一样的子弹,那么可以理解为只要把枪口抬高,就能提升机枪的射程。

    但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轻机枪为了能让人端着走,采用的是折叠式两脚架。

    这类两脚架的结构导致它不可能做得太长,于是轻机枪射击时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仰角。

    第二个问题就是后坐力了。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常识,轻机枪相当于是把射手当成了第三个脚架,才把枪撑起来。

    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后坐力都需要被射手扛着。

    人体毕竟是软的,这样枪口上跳会很大。

    800米以内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