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瑛平漠北的奇兵--室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统治的斗争中发展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些室韦人逐渐向西向南移动,他们在文献中又被称为达怛。到回纥汗廷时期,漠北有九姓达怛,漠南有阴山室韦(又称阴山达怛)、黑车子室韦(又称黑车子达怛)。这些部落参与蒙古高原和唐朝北边的政治军事纠纷,迅速发生阶级分化。室韦各部不断向唐朝朝贡,接受唐朝所授都督、大都督等官号,出现了部落显贵。

    8~9世纪,唐朝人对呼伦贝尔高原一带的室韦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据记载,俱伦泊(今呼伦湖)“四面皆室韦”。泊西南有乌素固部落,其东有移塞没部落。河(今绰尔河)之南有塞曷支部落。其东有和解部落、乌罗护部落、那礼部落。在这些部落的东北有山北室韦。其北有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此外还有岭西室韦和人户众多的黄头室韦。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畔有大室韦、蒙兀室韦、落坦(一作“俎”)室韦。“蒙兀”是蒙古一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至辽代,室韦人先后被契丹贵族所征服,成为辽朝的臣属。契丹人把室韦-达怛人称作“阻卜”,金朝也常沿用此名称。

    室韦一词,据法国学者伯希和(即p.佩利奥)的推测,是“鲜卑”的同词异译。这个看法不失为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意见。7~8世纪以后,室韦逐渐被称为达怛(元代译作塔塔儿),这是因为达怛部落强大,其他大小部落也纷纷以达怛自称。室韦―达怛人的语言是乌桓、鲜卑以来一脉相传的东胡语言的分支,蒙古语便是从东胡语言的一支方言演变和发展起来的。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鹘人西迁。室韦―达怛人乘机成批迁入漠北,使这一片原是突厥语游牧部落的牧地逐渐蒙古化,从而改变了蒙古高原的民族分布。

    11~12世纪的生活于蒙古高原的蒙古、塔塔儿、蔑儿乞、札汗亦儿等操蒙古语的游牧民,都是室韦―达怛人的后代。当时的塔塔儿部是一个强盛的部落,他们以好动刀子而著称,天性中充满了仇恨、愤怒和嫉妒。这些蒙古高原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塔塔儿部与蒙古部之间也是如此。在成吉思汗三世祖合不勒汗作蒙古汗的时期,合不勒汗妻子的兄弟赛因―的斤由于患病曾请塔塔儿部的巫师施行巫术,不料非但没有治好,发而病发身亡。后来赛因―的斤的弟兄们杀死了塔塔儿部的巫师,从此塔塔儿部同蒙古部结怨,他们双方只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