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是上天相助。
同日,就在察觉到秦关倒塌之时,长孙湘雨当即下令全军进兵秦函谷关,十五万士气高涨的周军如狼似虎般涌入秦关,可惜的是,秦关内叛军早已撤退,只留给周军一座空关。
但尽管如此,十五万周军依然是士气如虹,毕竟,秦关是周军西征长安叛军中最艰难的一道关隘,而眼下,周军以区区千余人的损失便攻克了秦关,还有什么能抵挡周军?
十一月二日,十五万周军在秦关稍微整顿了几日后,再次向西而进,直奔潼关。
其实潼关与秦关之间,还有一座湖城,然而当周军抵达的湖城的时候,叛军早已人去楼空。
很显然,汉关与秦关前后莫名其妙地失守,着实给叛军们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无论是士气,亦或是气势。
但是,周军也有不利的一面。
由于入冬,天气愈加寒冷,寒风凌冽、大雪纷飞,可以说,比起潼关的叛军而言,寒冷的天气才是西征周军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尴尬的是,朝廷似乎没有预料到这次的西征能够坚持那么久,能够取得这般辉煌的成果,以至于,棉衣等御寒之物,迟迟未见送到。
退一步说,别说什么棉衣等御寒之物,就连军中粮食的运输也成了问题。
好在叛军此前在洛阳、谷城等地堆积着不少米粮,暂时倒是无忧,但说到底,周军总归有十五万之多,每日的米粮消耗,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旦由于天气原因被堵在潼关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在大军抵达潼关的当日,也就是十一月三日,谢安召集了全军将领,在帅帐商议军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经过了一个半月的休养,南国公吕崧的伤势也大为转好,已能够下榻行走,这不,这位老人此刻亦坐在帐中,微笑地倾听着众将就着如何攻克潼关畅所欲言。
望着这位老人那微笑的表情,望着他眼中隐约闪过几分落寞的神色,谢安心中暗暗叹息。
他知道,由于被那位太平军的主帅陈蓦挑断了双手手筋,吕公就算日后伤势愈合,却也无法像以往那样,征战沙场,这位老人的戎马生涯,已经结束了,在两个月前的汉函谷关下。
眼下的吕公,不过是一位失去了独子的迟暮老人罢了,可怜而可叹……
想到这里,谢安抬手阻止了帐内众将的议论纷纷,询问吕公道,“吕公,不知您有何高见?――您乃沙场宿将,戎马一生,可否给予我等小辈一些建议?”
南国公吕崧愣了愣,继而意识到这是谢安的好意,感激地望了一眼谢安,苦笑说道,“小安太抬举老夫了,老夫何德何能……”说着,他抬起头,望着谢安与长孙湘雨,带着几分揶揄说道,“老夫可做不到兵不血刃便拿下汉关与秦关呢!――是吧?谢大人?长孙军师?”
“吕公这话说的……”
“吕伯伯说笑了……”
谢安与长孙湘雨对视一眼,谦虚说道,比起谢安,长孙湘雨脸上的表情,显然要复杂一些。
仿佛是看穿了长孙湘雨的心思,吕公微微一笑,继而摇摇头,叹息说道,“终日打鹰,反倒叫鹰啄了眼……老夫自诩勇武,却不知天大之大,豪杰辈出,终得苦果……”说着,他默默地望着自己颤抖不停的双手。
“公爷……”林震在一旁不忍劝道。
望着林震点了点头,吕公有意无意地望了一眼长孙湘雨,继而对李寿以及谢安说道,“眼下,老夫不过是待罪之身,回到冀京后,还要因不尊皇命一事受陛下怪罪,不过在此之前,且容老夫随军观望,老夫眼下唯一的心愿,便是看着我军扫平长安叛军,叫那个杀了我儿的贼人……”说到这里,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起来。
见此,林震与乐俊面色微急,一面抚着吕公后背,一面紧声说道,“公爷放心,我南军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叫那陈蓦血债血偿!”
谢安闻言,李寿以及长孙湘雨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毕竟,他们还并没有将陈蓦的真正身份、以及有关于太平军的事告诉吕公。
会议散后,谢安与长孙湘雨漫步在军营。
望着天空中飘落的白雪,望着远处白茫茫的一片,倒是颇有些情趣。
走着走着,谢安舔了舔嘴唇,低声说道,“太平军的事……”
他的话尚未说完,长孙湘雨便摇了摇头,说道,“暂时休要告诉吕公,须记得,眼下我等当务之急,是如何攻克潼关,如何攻克长安,别忘了,我等仅有不到一月的米粮……休要节外生枝!”
“唔!”谢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忽而问道,“湘雨,方才商议对策时,我见成竹在胸,莫不是已有了对策?”
“咯咯咯,”长孙湘雨微微一笑,眨眨眼说道,“你猜?”
“又来?”谢安哭笑不得,继而嘿嘿一笑,说道,“湘雨,你知道什么叫做聪明的赌徒么?”
“什么?”
“聪明的赌徒,知道什么自己该收手……可不会给你反悔的机会哦!”说着,谢安伸出手,轻轻搂住了长孙湘雨。
“嘁!――无趣!”女人气闷闷地嘟了嘟嘴,继而噗嗤一笑,顺从地埋在谢安怀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138看书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