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土地,已经不够分。
原本在归服堡的百姓,都已经开垦土地到了安东。”
为了方便崇祯理解,洪承畴拿出地图铺在地上,边说边指路。
这份地图从哪里来的?
杨承应送的。
崇祯为了方便看清楚,离了御座,走到地图前,细细观看。
“安东是哪里?”崇祯问。
“这里。”洪承畴指了个地点,“这里原名镇江堡,后来被杨承应占据,再加上夺取定辽右卫的凤凰城,合起来称安东县,县治在镇江堡。”
“这里和李朝是一江之隔。”崇祯惊讶道。
“是的。杨承应平定东北后,在这里设县。并建立互市点,与李朝进行互市贸易。”
洪承畴手指在地图上划着,说道:“岫岩城也改名岫岩县。从岫岩的矿,通过五重河上船只,运到安东县。
再从安东县运到凤凰城,最后运到沈阳。”
“怎么不走大片岭墩?”崇祯看绕了这一路,有些好奇。
“以前的确这样走。”
洪承畴答道:“但是随着需要增多,改走河运和海运,到安东县转陆运。”
东北在明末多深山老林,开出一条道路很不容易。
从沈阳到安东的道路,因为后金军和杨承应的行军需求,已经做了整修,基本满足大规模运输的道路要求。
洪承畴道:“土地不够,而流民还在大量涌入。为了防止因流民而闹出大事,也为了开拓东北,所以杨承应请求朝廷,准许他招抚流民到东北开垦。”
崇祯捋了捋胡子,若有所思。
洪承畴继续道:“这么多人开垦,需要粮食供应,这就需要数条好的路。开路,也就成了和招垦一样重要的大事。
两件大事加在一起,需要大笔银子的花销。
所以,闹出这些事来了。”
洪承畴不懂铁路,免得崇祯东问西问让他招架不住,干脆没提。
“杨承应也缺钱?我可是听说,他的银库和粮仓,又高又大。”
崇祯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问题,臣也问过杨承应。”
洪承畴说道:“他对臣说,钱应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有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