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也懂杨承应看他是什么意思,便道:“我虽然能带领,但是我怕工人们都不听我的。”
“这你只管放心,我一直都在,谁也不敢把您怎样。”杨承应道。
“那我就勉为其难了。”汤若望笑着说。
“那好。您跟我来,挑选合适的工人。我来一步步教给你们,怎样制造硫酸。”
“好的。”汤若望兴奋地说。
“这样似乎不太快,如果是选的人太多,都放在一边,显然非常的不合适。”
宋应星建议道:“我们要不把晚上也充分利用起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这个主意好。”杨承应点头赞同。
“既然是这样,干脆把其他不在我名下的也叫上,一起上课。”
汤若望也提议道。
杨承应却摇了摇头道:“场地有限,施展不开。而且我们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实处,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道理。”
汤若望这才点了点头。
杨承应和他一起挑选了工人两千名,提前安排好岗位。
他们白天学习制作硫酸,晚上再听杨承应讲安全生产的知识课。
这叫理论先行。
这座位于朝阳县东南、紧挨着大凌河的小厂,被杨承应取名叫大沟化学厂。
大沟是地名。
这个厂子,可不只是生产硫酸,还要开始学习生产硝酸。
就在工人们懵懵懂懂的,跟着汤若望和跟着杨承应制作设备的技术员学习硫酸的时候。
杨承应开始带着一些人,制作硝酸。
所有的烈性炸药,都是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在加入别的化学物质之后产生的反应。
所以,硝酸同样重要。
杨承应改用陶瓷做的大缸,在缸体外糊上一层耐火黏土,用陶瓷盆封闭缸口并用小火加热。
靠着这套设备,制作出来的是浓硝酸。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何用土办法对棉花脱脂,在脱脂后,如何将其制作成火棉。
都是一道道巨大的难关。
制造出无烟发射药,意义是巨大的。
他将促成枪械的第一次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