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半山类型的彩绘,要先绘出几个大圆圈、葫芦纹等,再绘其他周边补充辅助的锯齿纹等图案。
马厂类型彩陶也是如此,先绘出四大圆圈的轮廓,其后填充圆圈内的网格图案,以及周边空当的细碎纹饰。
这些才会的制作,都是根据这些来完成的,还有一些图案的彩绘是先主后次,由繁至简。
彩陶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及非主题纹饰。
主题纹饰绘在器物最醒目的位置,其他纹饰或作为陪衬、补空,或饰在口颈部、下腹部,起辅助装饰的作用。
绘彩时,要把握重要位置,先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后绘边角的附属纹饰,以便整体达到和谐的效果。
永靖三坪出土的彩陶瓮,上中下分为三格,由三部分图案构成。
中腹部一格最大,主题图案位于中间重要位置。
需先绘作为主题的旋涡纹,之后再于周边空白之处填画小同心圆,上下腹部的其他纹饰最后完成。
半山类型彩陶,图案繁密精致,绘画难度大。
但仔细观察分析,虽然黑彩图案占据主要空间,仍不难看出整体图案是以红彩为骨干。
红色的线条,还起着等分定位作用。
黑色锯齿纹或条带、条块间隔于红色线条之中,黑红相间彼此辉映,形成好的画面。
因此,看来半山类型彩绘的绘画程序,应是先用红彩勾画出主干纹饰之后,再绘制黑彩图案。
总而言之,先绘主题图案、骨干线条,就能控制整个画面,使布局更为合理美观。
先勾轮廓,再填充,这也是制作彩绘的一种主要方法。
自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较多的网格纹。
其外轮廓有圆形、椭圆形、葫芦形、三角形、回形条带等等。
而且轮廓内填充的网格,亦越来越密集精细。
对于这类器物进行分析,应是先绘外轮廓,其后再填充轮廓内的网格纹、菱形方块纹等纹饰。
如鲵鱼纹彩陶瓶,应是先勾勒鲵鱼的身躯之后,再绘其躯体内的网格纹及肢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