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温度,文良专门雇了辆马车,虽说是匹老马,慢悠悠的拉着他穿街过巷,但很安全,装的满满的一摞一摞的食盒,又包了厚厚的棉被,送到几所学堂里,都能保证是热气腾腾的美味。
不错,如今已经不单单是一所学堂的订单了,小峰的拜师引起的轰动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文家的百姓美食店称为学子们心生向往的宝地,再加上食品新奇可口,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风味,于是订单逐渐增多。
多了文柱在铺子里搭把手,文氏也轻松了一些,人少时,安排文良收钱,文柱招呼客人,自己呢,就能也到灶房帮忙食品的筹备。
文氏是个心慈的,看到文柱翻来覆去的就这一身衣裳,单薄不说,自己又混不吝的不在意仪表,于是扯了块儿布,给他连夜做了一件厚棉衣,叫过来,套在身上,打量,人才很好嘛!再看不出原来那副无赖相。
文柱穿了新衣,手脚局促的没地儿放,扯扯这儿,平平那儿,很是爱惜。文玉很开心,知道爱美、爱惜形象了,就好教育引导了。
毕竟是年龄还小,文柱犯浑偷懒的时候不少,可只要见了文玉的影子,就能立刻很规矩的打住,转换出一番新面孔来。
文强对这头疼的侄子是没办法的,自己的巴掌也够大的吧?他偏不怕!文忠那更是不含糊,一脚踹过去,滚出老远,可爬起来,照样一副怂样!
于是,文家小院,文柱一旦抽风犯浑,就能听到一声喊:“文玉!来!”这一个名字如同魔咒,文柱立马夹了尾巴,求饶:“俺听话!别喊啦!”
文忠那个乐吆,对文玉竖着大拇指:“玉儿,你帮叔把这野小子料理好,叔感激你一辈子哩!”
文老爷子也渐渐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脸色红润起来,腰也直了,每天忙东忙西的,跟着俩儿子制作粉条。现在,最淘的孙子也乖多了,几个孩子都围在身边,爷爷长爷爷短的叫着,这日子,是从没有过的舒心。
晚上,收了工,三个大男人会喝点儿小酒,窝在暖炕上,食物足足的,文老爷子有时会借酒多说道几句话,对文强,举止亲昵了许多,有时候,会替儿子拍拍身上的粉灰,递个布巾子擦汗。
文强,终于感受到了再无遗憾的完美生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妻儿和美,囊中又银两鼓鼓,此生,岂不是已经足矣?
灶房已经不够用了,把原来院子角落的位置清扫干净,又盘了一个特大锅灶,添了两个大缸,专门制作粉条。
文玉盘算着,开了春,得劝说老爹老娘再添置房产,总不能老这么合并同类项的住着不是?
这一万束的粉条终于及时完工了,扎了束,齐齐整整的码放好,许掌柜眉开眼笑的安置了大马车来装,奉上一个木匣子,沉甸甸的二百两纹银,一个劲儿地拉了文强的胳膊感谢,又拜见了文老爷子,不要命的夸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