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非洲各地普遍存在某些共同的社会模式,多偶制普遍存在,这与普遍存在的女多于男的现象相关。
女多于男的现象,部分原因是男子的活动危险性更大,部分原因是女性出生率和存活率明显地趋向于超过男性的出生率和存活率。
聘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聘金主要与补偿娘家的损失相联系,用来支付娘家失去女儿及其婚后可能出生的孩子的劳动力中所蒙受的损失。
这使妇女不至于沦为丈夫的奴隶,这使她因愤怒而需要离婚时,不至于受到阻拦。
黑非洲基本的、普遍的宗教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对象主要是血亲部族的始祖和留在记忆中的建功立业的英雄。
人们坚信,已故的先人对后代的所作所为抱着浓厚的兴趣,祖先既可以给人帮助,也可以给人带来损害,可以用祈祷,尤其是用祭献来影响祖先。
在这种基本的信仰之上,又发展出了许多地区性的信仰和习俗,除了祖先的精灵之外,还有许多非人的神祇,但是各地神衹的数目相差甚大。在几个大的王国之外,神灵崇拜不及祖先崇拜那样重要。
人们深信各种巫术,土医和江湖郎中受人尊敬,地位颇高。
职业祭司主持各种神庙的各种事务,指导祭神仪式,执掌祖先崇拜通常是血亲群族长的职能。
此外还有专业占卜师,他们只施这一种法术,土医的活动主要旨在治疗疾病。
新石器时代移民带往非洲的作物,经过苦心经营之后,在一些地区栽培,在这些地区,他们带来的牛能迅速繁殖,结果就发展出一种类似欧亚大陆奶制品业的非洲奶制品业。
在非洲奶制品经济的社会中,牛是非洲人情感和文化的中心。对他们而言,男人享有一切工作的优先权。他们的文化带有强烈的男性族长制和父系制的色彩。
聘金总是用牛来计算。任何男子的财富都是以牛群的头数来计算,无论其品质的优劣。这种态度在近代的结果,是牲畜品质低劣和严重的放牧过剩。
有史时期的制奶业社会,大多数都组织大规模的围猎,以便歼灭狮子和其它的食肉兽。
然而,他们却极少靠狩猎取得肉食,既然猎物在非洲高原各处都异常丰富,忽视这一重要资源真使人大感不解。
在一些情况下,制奶业经济的部落与地位较低的狩猎部落共享领地,他们从狩猎部落得到羚羊等野兽的毛皮,用兽皮作衣服。
所有的制奶业文化中,技术都不发达。
铁用来制造工具、武器,甚至用来做装饰品。
在非洲高原北部,铁似乎非常丰富,铁加工技术非常高明。
各处的铁匠都形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独特阶层,这大概说明,铁加工技术是外族工匠引进的。
人们编织蓆子,但是名副其实的编织机并不多见。
从肯尼亚往南,非洲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居住着操班图语的部落。
他们到达这一地区的时间较晚,虽然欧洲最初和他们接触时他们的经济以养牛为主,可是他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比苏丹和东非的制奶业部落要高得多。
依赖农业的趋势由于下述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