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
“又漏一袋子,哪里的麻袋,太脆了。”
一个上船往车上装稻子的人刚抓一下麻袋,直接抓漏。
“先不管,换一袋,最后处理,快,效率,这叫效率,别耽误。”旁边的人喊。
毕构亲自跑来,他派人去找李易,等他出来的时候,通过河面上的索道滑过来李易的情况。
李易在手术室,谁都不见。
“怎么找来的稻子?”毕构并不认为有很多。
六万石的稻子,变成斗,六十万斗,斗米十来钱,六百万钱,合六千缗。
自己他堂堂户部尚书,何时钱以千缗计?不都是万缗嘛!
“毕宰辅,我是仓曹司仓参军事黄礼,字纲常。”
被带过来的负责人举手发言。
说着话,他四下里踅摸。
“你找什么?”毕构纳闷地跟着朝周围扫一扫。
“宋宰辅和张宰辅不在?”黄礼要找宋璟和张九龄。
宋璟在广州都督府当过大官,还有给他立碑,他没答应。
张九龄在广州市舶司当市舶使,都熟悉。
“老夫户部尚书,寻他们作甚?你……老夫与李家庄子的李易熟,你在广州可识得李家庄子的人?”
毕构瞬间明白了,人家想见熟人。
“熟,没有更熟的了。既如此,我与毕宰辅说。
之后要有五批漕船,俱是六十艘。
我们走陆路运到长江,再从长江转漕船,人手不足,一批批来。
属于今年广州府交的山民租子,山民入籍,感念朝廷恩泽,以物易物,换取稻米,运往长安。”
黄礼介绍情况,他们从广州走张九龄修的陆路,吭哧吭哧一路损耗运到长江边,找船到这里。
运费什么的都是他们出,他们估计找关系弄漕船又额外掏钱。
毕构动容了,钱他不在乎,六批,不过三万缗。
他想不通山民新入了籍贯哪来的钱买粮食给送,山民这么好吗?
刚加入大唐的官方大家庭,便想到给家里拿东西、尽义务。
如此的话,当地官员……啊!对,李家庄子的人过去了。
李家庄子派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