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形象些,燕安就像咽喉地带,卡在了这条贸易路子上。
这条商路已存在千年,大周的茶叶丝绸,外域的宝石手工,全都得通过这条路往来进出,每年买卖的货物总价可能超千万两白银,甚至更多。
燕安作为进入大周的第一道关口,既收取一部分税,也对商队尽到保护的义务。这部分税务,通常是燕安和大周朝廷五五分账。事实这笔银子,也一直是燕安地最大的一笔收入。
所以若说太子为利而仇视燕安,只可能是在这条路子上。
可……
如若朱永昊是皇帝,那他仇恨和不满燕安分掉了那个税“五”,所以敌视燕安想要毁了燕安撤掉燕安,那还可以理解。
然他区区一个太子,却始终煽动朝中撤塞是为何故?难道是未雨绸缪?不可能!
所以,朱承熠怀疑是因着利益导致他与燕安有私仇,或者说,燕安只要存在,便会影响他的利益。
可这条商路上,全都是求着燕安庇佑的,仅有一种人敌视燕安。
那便是鞑子!
鞑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物资都很匮乏。抢——最快的来路,也是他们祖祖辈辈最常用的弄取物资手段。
但最近十年,鞑子们越发开窍了。
与商队正面交锋去抢,不但容易有伤亡,若运气不好对方贩卖的是大物件,那鞑子根本就不方便带走。到头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还得被燕安军追捕。
而且类似茶叶绸缎之物易抢不易带,常常拖后腿。这些也不是鞑子们所需必备,他们还得想法子倒卖消化,很是麻烦。
所以,近年来鞑子们换了路数。
他们悄悄设立流动关卡,收取所谓的“行进税”,三两天换一个地方。没有折损还逃脱方便。关键是,他们的把控能力强了。从以前的十支商队抢一,变成了此刻的十支商队收八。
燕安王为此一直苦恼,每回闻讯出击都会扑空。
茫茫大漠,追击不易,寻人更难,因此屡屡吃瘪。
可鞑子们如何能一拦一个准,不但将各大商队来往的时间和路线掐得准,还掌控住燕安军的巡查路线算计好给避开?而且,他们又是如何消化那一笔又一笔以前他们看不上的银钱?他们拿银子去与谁换取所需物资?
事实燕安王等人一直怀疑燕安地暗藏了一批人,专门干的就是倒出商队信息并帮着消化鞑人银子的勾当。而这批人想要成功在燕安落脚并将手伸在各大商队,必须是大周或是燕安人,还必须有一定实力。
前几年,鞑子过于嚣张,不但影响了燕安和大周税收,还使得各大商队不满,流言四起。有夸张的言辞,说之所以鞑子对各大商队了如指掌,正因燕安勾结了鞑子倒卖商队信息……
燕安王闻言气煞,不但银钱受损,连名声都被污了,更是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
所以这两年,朱承熠以纨绔身份暗下一直在查这事。
前年,他亲自跟了足足两个月,带人混迹于一支大商队中,成功揪出了一长条的利益链。
那一次,他们不但灭了一伙三百人的鞑子团队,还将暗藏燕安各大客栈酒楼和关卡的一伙人给揪出来了。这伙人都是单线联系,只是查着查着,最后一线便查到了京城。想查主使人,燕安不再适合插手。
燕安王只将这事密信发给了皇帝,便不再过问。
但从那之后,鞑子收敛不少,燕安地对商队的保护也严控不少,近两年,商队被鞑子扣过路费这事虽没有杜绝,但明显少了,再不成气候。早先咬定燕安勾结鞑子的言论也渐渐没了……
然而,在朱永昊一番番咄咄逼人,恨之入骨的行动后,朱承熠实在没法不怀疑他的仇恨便来自燕安地此刻最大的悬案,被自己一窝端了,勾结了鞑子的幕后人。
朱承熠觉得,朱永昊相对其他皇子富裕的程度就非同一般。他很能砸银子办事,如朱永霖,就是被他的银子给砸多了,心甘情愿成了他的狗。他走哪儿都能一掷千金,哪怕当日对没有交集的荣安也是。他哪来那么多银钱?
于是顺着这个方向,朱承熠收集了朱永昊的门人名单以及颜家上下直系旁亲几族人的名单,让他老爹接着查。
倒是不想,还真就查到了东西。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