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那个地步。
魏操决定承认秦国在商阪的利益,同样的,晋国也能够退出泾水,把部队后撤回高陵,丰镐之地的争夺,不急于一时。
之前的国际局势,出现了非常糟糕的误判,现在是时候修正了。
只是,魏操自己的心思如何,旁人并不知晓,但身为晋国的大王,晋王本人并不看好魏操的行为。
秦晋大战之后,就要迅速罢兵,然后联手对付汉国。
听上去好像挺有道理,不能让一家独大,最后全部死光光。
可问题在于,秦国跟汉国并不接壤,秦军东出要对付汉军,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他们要成为客军,同时通过晋楚周郑四国之地。
后勤怎么说?保养怎么说?征兵怎么说?谁指挥?谁先锋谁大将谁迂回包抄?
长远利益上来说,秦晋两国的高层精英,是有共识的,也能认识到汉国现在的强势有多么可怕。
汉国崛起的方式,比当年的晋国楚国吴国都要夸张,都是灭国数十然后膨胀,但汉国灭国的方式,和晋国楚国吴国,显然有着本质的不同。
蔡国、卫国、宋国、息国、巢国、六国……单独拿出来,都不算是末流。
再加上汉国挑战地区霸主的时候,直接肢解了楚国,将楚国打成了西楚,龟缩在汉水以西地区,这就使得楚国要鼓起勇气挑战汉国,没有足够的甜头,可能性不大。
从秦国的角度来看,楚国与其挑衅汉国,何不趁着秦国晋国跟汉国互殴的时候,直接偷了秦国的东出土地,六百里商於呢?
虐菜局,才能发育。
经验涨不涨,现在还有个屁的意义。
甚至楚国现在都把目光盯在了巴国蜀国身上,这样才能找补回来损失。
尤其是楚国的叶氏,更是直接南下,选择在扬粤之地发育,母国腹心的乱局,根本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了。
斗氏尚且被玩坏,他们叶氏凭什么装逼?
仓促的联盟,必定是失败的。
这一点,晋王自己就很有感触,晋国国内不是没有人想要联合各家来扳倒魏操,然后借用晋王的名义来合法化。
但屡次联手,往往还没有行动,就开始考虑事成之后该如何分赃。
亲眼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