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 亡国之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朴那千把人压根不敢与之抗衡,眼睁睁看着北上的那股骑兵被围困在安州,而后被蚕食消灭。

    军报中所言,两位阁老必然战死,而不会成为鞑子俘虏。朱由检如何不明白,这是在暗示,两位朝廷重臣有被鞑子生俘的可能。如若果真如此,对大明朝的打击可就大了,一个是当朝内阁首辅,一个是以阁臣之资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大学士,两人一同被俘,那将是何等的耻辱与惨败!

    朱由检就不明白了,前次连番斩杀鞑子大将,甚至连爱新觉罗氏的岳托都被割去了首级,如何便败的这般突然?他一时间也没有了主意,只好令小太监去将被他刚刚撵走的杨嗣昌又请回来。

    这杨嗣昌虽不是领兵之才,但却是个天才的战略家。朱由检如是给杨嗣昌定位,“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初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天下本可大定,奈何鞑子又来趁火打劫,总是棋差一招的感觉。

    传旨的小太监几乎是撵着杨嗣昌的脚步,跟到了杨府。杨嗣昌连口热茶都没喝上,屁股都没挨到椅子上,便又跟着小太监急匆匆赶赴皇宫。

    路上杨嗣昌打听之下,在小太监口中得知了王朴的军报内容,竟也如朱由检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首先,高阳虽陷,在军事上却不是惨败,想那高阳弹丸小城,能将鞑子主力拖住数月之久,这本身就是一大胜利。但从战略上看,随高阳的陷落,连害两名内阁重臣,甚至还有被鞑子生俘的可能,这影响力可就大了。又开了国朝未有之先河!话说,崇祯朝以来开三百年未有之先河的事已经不少了,却不知皇帝能否再承受得住。

    天色渐晚,城外的炮声总算是停了,估计鞑子今日的攻势算到此为止,但总是如此被围着,也不是个事,等洪承畴与孙传庭的陕军没有个月余时间是干不来的,难道就烦人不管吗?

    杨嗣昌为了赶时间没有乘轿,而是改为骑马。即便在颠簸的马上,他也还在心里盘算着,究竟哪里还有兵可调。京畿附近也就剩下蓟镇与宣府还有兵可调,但鞑子入寇也正是由这两路突入,早在战争的前期,这两镇的兵马就已经被鞑子打的七零八落,自保尚且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援救京师?

    再往南数,原本高起潜率领的关宁军战力为全国军队之冠,岂料又被高起潜那阉人败了个干干净净,卢象升与山西总兵虎大威部此时不知在何处,但既然杜度大军能够北上,此二人恐怕也凶多吉少。

    还真有一只军队让杨嗣昌眼前一亮,那就是山东的刘泽清部啊,直隶战事刘泽清一直观望不前,实力保存完好,调他来正合适,不过这厮能否听调还要研究一番。

    想来想去,偌大的大明天下,可调之兵竟然也只剩下了陕西的洪孙之兵,不禁长长的一声叹息。他心里隐隐已经存了一丝预感,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