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果然了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没有个人风格,缺乏创造性。

    钟惦非被文章的观点惊到了,在中国电影界素有“南谢北谢”的说法,说的是魔影厂的谢晋和北影厂的谢铁骊,他们是这个时代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而这篇文章竟然说谢晋、谢铁骊他们的作品跟其他导演只是内容不同,在电影语言上没有太大区别,没有个人风格,缺乏创造性,这也太敢说了!

    不过这篇文章不像其他的电影评论那样,只是指出电影的不足,发一通议论;文章以王成牺牲一场戏为例,详细阐述了文章作者的构思,如果是他来拍这场戏,会怎么拍。

    在电影中王成牺牲前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给的是特写,一个镜头完成。文章作者认为这样拍太平淡,没能很好的调动观众的情绪。如果让他来拍,在王成喊出“为了胜利”四个字后,会立刻切镜头,给反应镜头。先是切王芳的镜头,王芳好像听到哥哥在喊口号;然后切王文清的镜头,王文清似乎听到了儿子王成的喊声;再切志愿军指挥部听到王成喊口号时的反应;最后切回到阵地,拍王成牺牲。这样一来,观众的代入感会更强,整个情节会更动人。

    钟惦非默默地想了想,发现这场戏按照作者的方式处理确实更加震撼,也更加动人。在王成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同时,切王芳、王文清和指挥部的镜头,打破了时空界限,给人一种王成的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的感觉。同时,在王成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王成要牺牲了,这时候切妹妹王芳、父亲王文清和志愿军指挥部的镜头,会让大家感同身受。采用这种拍法后,带来的情感冲击确实比原版《英雄儿女》要强烈得多。

    写这篇文章的人水平极高,对镜头、对电影语言有极深的研究,难怪他敢说谢晋他们在视听语言上缺乏创造性,这个人的水平果然了得!

    想到这里钟惦非翻到文章开头,看了看作者的名字,许望秋,没听过这个名字,应该是年轻导演!不对,文章是张克拿来的,应该是北电的年轻老师,不然文章也不会到他手上;看来北电出了个很厉害的年轻人啊!

    钟惦非继续看文章。在文章最后,作者非常明确指出今天中国电影与世界现代电影的距离大大拉开了,中国电影的表现手法落后、陈旧,并提出中国电影应该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向好莱坞学习,从而实现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看完文章,钟惦非内心极为震动。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像一个高明的刺客,直接刺在了中国电影的命门上,让人无法反驳,整篇文章含金量十足。

    张克见钟惦非看完文章沉默不语,问道:“怎么样,看完这篇文章什么感觉?”

    钟惦非回过神来,手指在稿纸上轻轻敲了敲,意犹未尽地道:“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作者对电影、对电影语言有极深的研究,可惜文章太短,很多地方没有展开,没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他兴奋地道:“这是你们北电哪个老师写的?我想和他聊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