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论“厌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迫的绝不是只有你们。这种压迫无视性别,它针对的是所有人。对压迫进行反抗,不应该是逆行而应该是潮流大势。

    那是什么让女拳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被舆论描绘成了“过街老鼠”呢?是父权社会的迫害么?可父权迫害的对象无视性别,它对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造成了压迫——深受其害的不应该只有你们而已。被整个社会舆论所攻击,那肯定还有其他的解释。

    对了,是群体的愚昧。

    乌合之众们无法理解一系列的推理,祂们只能通过彼此不同但表面相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后迅速的把所有具体的事物普遍化——雄性特征即是正确,雌性的阴柔的即是卑劣。乌合之众们愿意听从意志坚定的人,自愿放弃所有的意志,然后本能的去支持一个拥有祂们所缺乏的特质的观点,比如对异性的支配性观点。祂们会自发的攻击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甚至低智商化。祂们无法理解父权压迫,只会认为女拳索要正当的权利是过分且离谱,高傲且荒唐的梦呓。

    听起来非常合理对吧?

    让我们交换一下描述。

    女拳们无法理解一系列的推理,祂们只能通过彼此不同但表面相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后迅速的把所有具体的事物普遍化——反对雄性即是正确,一切和雌性有相关的阴柔的即是宗旨。女拳们愿意听从意志坚定的人,自愿放弃所有的意志,然后本能的去支持一个拥有祂们所缺乏的特质的观点,比如对异性的支配性观点。祂们会自发的攻击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甚至低智商化。祂们无法理解非正当需求,只会认为不支持女拳的人所索要正当的权利是过分且离谱,高傲且荒唐的梦呓。

    女拳即是乌合之众。你们是自己最鄙视的群体。

    你,还认为自己是女拳么?

    ·

    ·

    ·

    也许过于抽象且理论的思维过程不太容易被理解。那么,我们可以重新更换一个更加具体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以下内容是罗某被指责为“厌女”的条目。

    1,凭空塑造了一个“赵梦黎”用于污名化女权。

    答:赵梦黎是一个虚拟角色,但她的主要关键特征点并非罗某虚构。这个世界上,确实有打着“女拳”幌子,煽动对中国男性敌视,然后为在华外国人“拉皮条”的个人存在。这个人第一次被其他人所揭穿的时候,所使用的网名是“mary不是玛丽”。

    请不要试图通过混淆这个具体情况不明的人士性别,从而达到为自己辩解的目的。不论性别,打算依靠女拳试图获利的人仍然占多数。2018年出现在网络上的原始女拳生意主要分为两种——流量和变现。而这位“mary”则是变现中的佼佼者。

    至于流量生意的典型,请各位自行观察。

    2,城市大急诊,主角居然一例家暴患者都没有接到过。三百多章没有看见,越想越“呕”。

    答:根据“家庭暴力”“急诊”作为关键词,在知网等权威学术网站进行搜索,与临床医学报告有关的文献数量是0。由于本人并非医学从业人员,且塑造人物形象以内科和临床诊断为主。为力求医疗内容真实,因此所描写的病例基本全部源于各项发表在公开期刊上的case report。在无法直接接触到和家庭暴力有关病例报告时,自然无法进行直接的案例设计。

    至于李丽芬和钱爱武,似乎被某些女拳自动从家暴受害者的名单里除名了。或许是因为她们在故事中都已经结婚,而且还有过生育?

    3,这不就是知乎女权男的套路吗:屠呦呦董明珠才是女权,为国为民做贡献得个诺贝尔才是女权,独立自主不花男人钱才是女权,网络上打拳的都是女拳幕刃,没男人要气急败坏。

    就是对女性要求的拔高和对她们利益的放弃,看似好的不行,实则一点生气都没有

    答:人格的独立必须建立在经济的独立之上。这是一个无需证明且显而易见的道理。任何一个人想要获得“公平”,其权利都必然应当与义务相对等。任何主张权利但拒绝义务,或者主张义务但拒绝权利的要求都是彻头彻尾的流氓行径。

    当经济无法独立时,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然会产生依附。而一旦出现依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