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在公厅内修改着条例,全身心投入工作,昨天夜里,他在樊楼只是静静地聆听秦献容的琴声,两人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眼神上的交流。
有秦献容在,文细君没有靠上去,而是躲在自己的闺房里刺绣,秦献容似乎不知也不提那夜事,文细君当然也不说,王秀不在时她们姐妹谈笑风生,就跟没事一样。
王秀心中是相当焦虑的,公署框架即将成型,但他总觉得心神不宁,也不知怎么回事,最后想想是该提出回家了。
且不说王秀和张启元那点心思,延福宫和大内也是风云变化。
赵桓一身浅黄的半旧衣袍,正在庭院内观赏小鱼,唐格在他身边侃侃而谈。
“这么说,张启元倒是个妙人。”赵桓面色沉稳,口吻波澜不惊。
他为人古板,与热衷制礼作乐的赵佶恰恰相反,对声技音乐一无所好,自从赵佶大兴土木修建明堂,他担忧耗尽天下民力,屡屡上书规劝赵佶不要好大喜功,应该注意养民。
他不被赵佶钟爱,宦官杨戬看准机会,造谣太子宫洗马杨冯,阴谋挑拨两宫关系,才唆使他反对赵佶,结果杨冯被赵佶下旨斩杀。
朝廷不杀大臣和言事官不假,但也要看对什么事?阴谋挑动两宫不合形同谋反,这绝不对不吝雷霆手段的。大宋朝野也就是柴家子弟,谋逆可以不株连家族近支,也不需要刀斧加身,只是在监狱内服药。
再说,他的母亲王皇后不得宠爱,最终郁郁寡欢早早地归天,他在宫中完全无人照应,虽然贵为太子却要夹着尾巴做人,养成了谨小慎微的秉性,在读书劳累的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用漆器养一点小鱼观赏,似乎对任何事都不介怀。当年,他对蔡京非常不满到了极点,被册立太子就砸了蔡京所送琉璃器,被蔡京所猜忌,无论是王黼还是蔡攸、杨戬都对他虎视眈眈。明堂行礼制,他就不愿意参与,要不是唐格提醒明堂行礼不是玩乐,而是为了社稷,他几乎和赵佶父子成仇。
唐格见沉稳的赵桓,心中不免同情这位太子,赵佶偏爱三子赵楷,这是东京路人皆知的事。
赵楷被加封太傅,把他逼到尴尬的地位,又以皇子提领皇城司,按祖制皇子是不能担任实际职事的,你破例也就算了,但皇城司是朝廷的耳目,负责侦探东京一切东京,而且从赵楷当了提领,皇城司既不受殿前司管辖,也不受言官监督,更不受两府的制约。
更可恨的是,就在昨天皇城司由四指挥增加到五指挥,员额由两千两百七十名增加到两千九百七十名,势力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没有节制。
可以说除了天子赵佶,就没有赵楷监视不到的人,抓谁也不用先禀报,出了问题也不受任何诘问,对赵桓的威胁到了最顶峰,就差向天下宣召废太子了。
“张启元是个人才,只是他和三大王那边。”唐格没有说下去,意思却非常明白。
赵桓不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