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打算让房玄龄、箫瑀、高士廉,王珪和长孙无忌一起筛选奏折,这个思路其实是来源于内阁制度。
内阁,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时代的晋国,晋公回国之后,组建了军六卿,由晋国六卿掌管军政要务,因为这个制度,使得晋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称霸原时间最长的国家。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君主**的央集权制度取代了内阁制,一直到了明朝才重新恢复了“内阁”这个构,而明朝亡国之后,清朝则继续沿用了内阁这个构。
由此可见,内阁制其实是一种很先进的政治构。
大唐如今还是君主**,实行的是省六部制,不过高明并没有打算改变这个制度的想法,他之所以打算找几个人一起筛选奏折,目的只是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同时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罢了。
在他看来,房玄龄多智,箫瑀正直,高士廉没有朋党,王珪不怕得罪人,加上长孙无忌这个总揽全局的人,别说是一个筛选折子的临时构了,就算是建立一个真正的内阁都够了。
当然,这样的想法高明是不会对长孙无忌说的,不过哪怕他不说,他的想法长孙无忌也能猜出一些。
作为朝堂上的“一哥”,大唐的国舅爷,凌烟阁排行第一的人物,长孙无忌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高明的话音刚落,他就想到内阁了。
所以他很清楚,高明打算组织的这个用于筛选折子的临时构,有着多大的影响力!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长孙无忌对高明的性格多多少少也能了解一些,知道他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既然明白这个,那么对于他的想法就不难猜到了。
“太子殿下他这是……打算偷懒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神色顿时也有了几分古怪。
不过对于这样的事,长孙无忌还是非常愿意接受的,因为他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力。
“如果太子殿下是皇帝的话,那么这个内阁或许就不是临时的了吧?”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的心里顿时又有了几分惋惜,同时他也更加盼望高明登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