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对敦煌城内的帝国军人来说,这三天时间就像三年一样漫长,似乎耗尽了他们这一生的耐心,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士兵除了半天的日常训练时间以外,在剩下的休息时间里,都是在反复擦拭保养着自己的武器,即使是那些孝桓皇帝时期的老兵也一样,他们被唤起了一种渴望战争的英雄情绪,而这正是一个帝国处于强盛期内的军人才会具备的品质,他们不像其他时期的士兵以战争为苦,在他们看来战争不仅意味着功勋财富,同时更是一种荣耀。
对于敦煌城的百姓,那日城墙上发生的一切早就通过城内的文人之口而闹得满城皆知,而刘宏和吕布的两箭也被夸大了数倍,成了各大酒肆茶楼的说书先生们这几日的热门话题,至于各大报社设在敦煌的访员则是卯足了劲,只等着三日后的大战能让自己写出不朽的名篇,传诸后世。
天子行辕内,刘宏并没有太在意城里发生的事情,他现在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了即将展开的战争上,在帝国战争的历史上,除了高祖皇帝开国初年时曾经用四十万大军进攻匈奴以外,此后帝国再也没有超过这一数字的战争规模。
在冷兵器时代,大兵团的战役规模的战争并不多见,而在刘宏所知道的历代名将中,能够指挥超过四十万人以上级别的将领也只有白起,王翦而已,至于之后的历代名将,就再也无人能够做到他们这个地步。当然这并非之后的名将就不如这两人,而是比较于先秦和秦汉时代,军队地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秦汉以后,虽然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军队数目动辄几十上百万,可是那些军队的素质根本难以和秦汉时代比较,从平均值来说差了整整一大截,所以后世鲜有能指挥冷兵器大兵团的名将。多的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对刘宏来说,大兵团规模的战役在先秦结束以后,就不会再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因为孕育这种需要高超战争指挥艺术地独特环境不会再现。战国七雄的军队,是从春秋末期开始互相厮杀了数百年的职业军队,抛除受生产力限制的军事技术发展以外,各种军事理论早已达到了完美地境界。
而帝国建立以后,唯一的敌人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面对全骑兵的游牧民族军队,原有的战争模式已经并不适用。高祖皇帝的白登之围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孝武皇帝反击匈奴,便是从训练骑兵开始,无论卫青还是霍去病,他们都是统率骑兵地名将,尤其是霍去病,他开创了骑兵突击战术,更是帝国在日后三百年内对付游牧民族的杀手锏,只要探明敌军主力所在。一次成功的长途奔袭就足以解决一切。
巨大的沙盘前,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十一军团的将领和参谋们都围绕在巨大的沙盘前,听着段和一众参谋讲解着和鲜卑人决战时的各项部署。
如果以前帝国军队还仅仅只是属于冷兵器时代的职业军队,那么在实行参谋制度六年以后。现在的帝国军队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专业地军队。
尽管整个作战计划,刘宏并没有参与太多,基本上都是第一军团的参谋和段这位随军的名将一起制定的,此时的帝国军队正在向刘宏的期望进行转变,由于过于发达地军事谋略,使得中国的将领往往忽视军队本身,而纵观历史上的名将,除了寥寥几人以外,都有着训练精兵的本事。可是人们往往只是注重于这些名将本人。而忽视了他们麾下的军队,而这也往往是当那些名将死后。那些不可战胜的雄师便就在短时间内烟消云散。
刘宏需要的是一支类似近代化的军队,完善的参谋和军事制度可以让军队在没有名将地时候,依然是战无不胜地无敌军队。
在段解说着战争当日的军队布置时,刘宏则是在看着城内地各种物资的数目报告,对于军事,刘宏也许有着不错的战略眼光,可是说到具体的战场层面,他也就是一名参谋的水平,不过以他的身份来说,本就不需要他去制定什么详细的作战计划,那是参谋和幕僚们的事情,就像那位千古一帝李世民一样,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李世民二十--岁当元帅、统兵打仗、独立指挥了西击薛举、薛仁果,北败刘武周、宋金刚,东灭王世充、窦建德等几大战役,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可是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那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战争取胜,功劳总要记在上位者帐上,不独李世民,他人亦然,把僚属的正确指挥归之于挂名为帅者,只是一种通例。另外神化皇权神化圣君明主,在封建社会也是一普遍现象。就好比段现在所讲的作战计划,被算在了刘宏头上,可以想象如果这一仗能够取胜,那么刘宏的声望将达到更加可怕的高度。
看完物资统计。刘宏稍微皱了皱眉。虽然说粮食兵器都没有短缺。但是喂养马匹地豆料和牧草却出现了短缺。不过还好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一个月内仍旧可以充足供应。而按照参谋们制定地计划来看。击溃鲜卑人地大军只需要三到五天时间而已。
虽然没有去听段地作战解说。可是刘宏对于整个作战计划都已了然于胸。他甚至可以一字不差地将整份作战计划背出来。
当段停止解说以后。刘宏才看向那些中下级军官。高声道。“帝国地霸业将从这一战开始。朕亦不会吝惜赏赐。告诉士兵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