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间趁着新军训练结束的契机,高义欢对魏武军的人马,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编,以便能够更好的指挥、调动十万大军。
此前,魏武军只有十个营,最大的编制是一营兵三千三百余人,现在变成十万人马,那就是三十个营。
这么多营,要高义欢直接指挥,便有些困难了。
这一次,魏武军设前后左右中五军,其中前后左右四军,都是每军大概两个营,再加一个亲卫司,共计七千人左右,四军合计两万八千余人。
中军主将虽是赵大宪,但人马其实由高义欢亲领,规模则要庞大的多,有六营兵,再加一部炮队,一部斥候,约有两万两千余人。
中军的实力,几乎与前后左右四军的人马加起来相当,便保证了高义欢对魏武军的绝对控制。
这样一来,原来的十个老营兵,加上参加过汝州之战的新附营,便全部整编进入了五军之中,共计马步人马五万余人。
这五万精兵,便算是高义欢的中央禁军,而新练五万人马,则发往地方,承担地方上的防御任务。
到时候,五万新军驻防各地,承担主要的防守,前后左右四军驻防府城和省城,统筹一片防区,中军则跟随高义欢坐镇中央,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驻防体系。
九月间,魏武军开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大军进行调动,完成了重新布防。
其中汝宁府、包括鹿邑等地,驻军新卒一万五千余人,金声桓再领左军七千人,驻守府城,统筹防务。
吴世昭领后军七千人,新卒一万五千余人,驻守南阳。
王得仁领右军三千人,新卒五千,驻防郧阳府,王光泰领右军三千,新卒五千,驻守承天府。
剩下的人马,除了襄阳发去一部镇守外,大约三万五千余人,则暂时集结于荆州,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攻城演练,为攻打夷陵州做准备。
在忙了一个多月后,魏武军的整编和驻防基本完成,不过这并非魏武军最后的编制,今后肯定会根据需要,再进行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