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于河南,高二哥的注意力主要在北方。
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虽说张献忠也是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但总体而言,影响力还是不及李自成。
李自成决定了明末历史的走向,而张献忠在整个舞台中的地位,却明显要差很多。
这倒不是说,张献忠不如李自成,而是张献忠的运气不似李自成那么好,没有走对方向。
如果是他先入河南,或许入北京的就不是李自成,而是张献忠了。
只是他时机和战略都未选对,活动区域士绅势力强大,社会结构相对稳定,所以声势不如李自成浩大。
前不久,他被黄得功击败后,更是没什么消息传来,让最近一段时间,谋划山东之行的高义欢,甚至已经忘了被黄得功击败的张献忠。
“怎么回事?”听说不是汝宁出了问题,高义欢镇定下来,他坐回座位,伸手让李虎不必多礼,“来,你慢慢给我说一说。”
“叔,是这样的。”李虎忙回道:“大爷从南阳送来书信,说是张献忠图谋武昌,或许会引起湖广局势变化,让叔你早作准备。赵都尉接到信之后,便让我快马给叔送来。”
高义欢对一个三十多岁的糙汉叫他叔叔,有点儿不适应,他在座位上动了动屁股,然后开口问道:“老爷子的信呢?”
李虎反应过来,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高义欢展开书信一看,不一会儿,就了解湖广的大致情况,以及老爷子的用意。
去年底,黄得功在潜山大败张献忠,正欲乘胜追击之时,清军忽然入关。
当时北京下诏天下勤王,黄得功和其它几部官军,只能北上徐州,只留一少部分人马,继续追击张献忠。
张献忠这样的老贼,官军即便是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将他剿灭,现在抽走大半兵马,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清军入关,不仅是帮了李自成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同时也帮了张献忠一把。
黄得功等部被调走,便给了张献忠重新做大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