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余耀心道,越听越乱了,难不成,那枚鬼脸花钱,不是钟家祖传,而是钟千粟无意中得到的?
“很奇怪么?那时候钟毓都没出生,你这年纪更不会懂,只有工人农民干部,哪有什么古玩商和古玩市场!”
“那他想做这个,纯粹是兴趣了?”
“确切地说,我并不知道他想做不想做。”
“那这张图?”
“当年,晨光陶瓷厂,就我和钟千粟的活儿最好,别的我都服他,可有一样,我的国画底子比他略强。虽然在陶瓷上作画,用的是勾笔,但触类旁通,我一样拿得起放得下。当年,我们互相学了点儿东西。”
瘸爷说到这里,眼神有些迷离,“我俩一起在一个车间干了几年。后来,大约是八十年代初的一天,他拿了这张图,问我画得怎么样。”
余耀看到瘸爷的样子,心下忽而一动。这瘸爷能给自己说这些,怕也不全是不想欠自己的!这种事,积压心底,有时候需要一个宣泄的由头。
同时,自己的眼力,或许让瘸爷觉得,不仅是一个合格的聆听者,或许还能顺带破破一些个若有若无的疑点。
根据瘸爷说的,当年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元青花大罐,最名贵的,就知道永宣青花,只觉得这罐形有点儿少见。
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元青花虽然如今名头震天响,其实真正被研究的历史很短。
民国时期曾经有一对龙纹象耳瓶流出国门,上面除了纹饰,还有文字,包括“至正十一年”的字样。五十年代的时候,被一个叫波普的美国人发现,这才引发了大规模的研究。
从此以后,才有了“至正型元青花”的说法,一般是指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而且纹饰丰富的元青花。
其实宋代就有青花瓷了,不过很普通很粗糙,元代的不少青花瓷也是如此,直到后期才出现“至正型元青花”。
即便是“至正型元青花”,大多也都是龙纹、花卉纹什么的,这样的元青花,目前存世的应该有几百件。
但是,有人物故事画片的大型元青花,就太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