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是第三师在挨炮击,第四师也挨上了。
“嘭嘭嘭……”一阵有些特异爆炸声响起,傅常急道:“毒气弹!”随即就在警卫员的帮助下戴好刚刚取下的防毒面具,又赶紧地帮警卫员戴上,以手向背坡的炮群示意。
德军的毒气炮弹几乎追着傅常等人覆盖了半个高地,向下漂移的毒气很快就席卷了炮兵阵地。毒气攻击并未给第三师105榴炮团造成太大影响,在北坡传来徐进弹幕的爆炸声时,傅常的右臂重重劈下,无数面小旗跟随参谋长的动作猛然挥动,炮长们戴着面具无法下达口令,却能看着手里的射击表向炮手们比划手势。
“轰轰轰……”阵地上掀起一股尘烟,24发炮弹前后相差不过两、三秒的时间出膛,最小的四号装药让炮弹在以60°的仰角飞去炮膛后,升上400来米的空中就失去后劲,沿着急速衰落的弹道落在既定的、德军的徐进弹幕之后200米处,“咣咣咣”地炸响成一片。
幸存的德军官兵在目睹同伴被一群群地炸飞时,第一反应竟然是――炮兵怎么搞的?!怎么徐进弹幕落到了随进步兵的头上?!就这么一瞬间的愣神,接二连三的阵阵爆炸把更多德军步兵掀飞、撕碎。
不管是敌方的炮弹还是友军的误击,德军的随进步兵都不得不就地寻找掩蔽蹲下,或者以手撑住地面半趴着。突击队的指挥官们纷纷向后方打出“停止”的信号。
徐进弹幕按照既定步骤又向前延伸了一百多米,都打到66高地的半山坡了,这才突然的销声匿迹。而徐进弹幕的停止也造成了反斜面的105榴弹炮4团的停止射击。
“吭吭吭……”维克斯―马克沁重机枪率先打响。
“嘎嘎嘎……”刘易斯机枪似乎距离进退不得、不知所措的德军突击队更近一些。
“啪、啪……”零星而准确的步枪射击显得更具威胁力。
“轰轰!”手榴弹在一个个刚刚由德军造就,却又躲满了德军突击队的弹坑里爆炸。
从坑道里钻出来到打响步、机枪,第11团三营的官兵只用了三分钟不到的时间。他们出现的地方,往往距离跟随徐进弹幕前进了两、三百米的德军突击队不过三十米远,甚至有的官兵在突然钻出时才发现德军就在眼前!这次近距离打击来得既猛烈又突然,刚刚还在庆幸“误击终止”的德军突击队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扭头就跑,争取脱离“敌人的威胁”远一点再行组织进攻。
“嘭嘭嘭……”三炮或者四炮组成的60迫击炮发射群只需略略取准,就能以小面积覆盖射击的形式将炮弹准确地送到德军溃退的前路上炸开……接着,得到回到高地的前观指引,威力远比迫击炮巨大的105榴弹以短促齐射的方式欢送德军突击队“回家”。
这一次进攻失利之后,德军直到夜幕降临也未发起新的进攻。在去年的马尔梅松战役中,德第7集团军所部就在中国远征军手里吃了大亏,此次攻击失利更让德军指挥官认识到对手的难缠,不得不暂停进攻,以搜集对手的资料,要求援军组织起更大规模攻势。
倒是被俘虏的德军官兵暴露出自己的番号――德意志帝国陆军步兵第6军。这不是一般以州(邦)为番号前缀的部队,而是在欧战之前就存在的常备军部队。这个军目前下辖6个师,其中4个师去年12月才从已经不存在的东线调到西线作为统帅部预备队,本次战役作为第7集团军的主攻部队使用。面对英法联军,德第6军一路势如破竹,却在小小的66高地前遭遇重挫。
第三师得到的敌情很快就通过无线电通报蒂埃里堡,呈现在石铿、蒋方震眼前地图上的敌情越加明朗。
德军投入的力量远远超出石铿在战前的估计,不是25个师,而是56个师!一旦如此庞大的德军重兵集团在第三师据守的孤岛高地群、第四师和第五师据守的蒂埃里堡三层筑垒线前驻足,更多的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