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想把飞机快速拉上天空,但由于机场上的阻塞飞机速度始终快不起来,机场上的慌乱打破了孙翔的计划,图里亚夫和哈维的飞机停在机场最边缘,没有障碍物的他们已经成功拉升,波诺尔斯基也抢上跑道准备起飞。
郁闷的孙翔直接驾驶飞机,不停的躲避出机库的飞机,终于费了一身力气的孙祥突出重围,飞机开始加速,大多数停靠较外的飞机都飞上了天空,机场上空出现了一片整齐的苏制飞机身影加上一大票杂牌飞机,也算是浩浩荡荡的颇有威势。
苏制飞机很快出现在阵型的最前端,后面一票非主流飞机,甚至在机群里能看到一战时期英国的se?5、“骆驼”f?1、f?2;法国的斯帕德13型。这些都是1920年以前生产的飞机,飞行过程中不断有老式飞机落到后面。
20多架苏制飞机速度快,很快脱离了大部队,伊-16飞机打头,后面跟着伊-15。这个战斗机群很快飞到科利多亚地区,在4000米的空中很快发现了对方的混编机群,这是西班牙方面一个超级混编机群,是一个三十架战斗机40架轰炸机的庞然大物。敌方战斗机分出来迎上苏制机群,而大批的轰炸机向马德里方向呼啸而去。
苏制飞机大队长维克杜涅夫,带领战斗机迎敌,但是由于国际小分队语言上的障碍,分成了两部分,图里亚夫跟着大队长迎敌而去。孙翔和哈维,波诺尔斯基追上轰炸机而去。
其实按照一般情况下,后方还有大批战斗机拦截的状态下,前面机群应该缠住敌方战斗机,然后由后续机群解决轰炸机。但是苏联大队长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在战斗机数量上占上风,但是这次共和军飞机群多是一些一战后保留下来的老旧战斗机,这下问题严重了。
战斗机的火力和轰炸机一样,速度居然没有轰炸机快。于是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网.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