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编辑部生命科学组的主编马特??哈里斯博士在当主编前就是主攻基因工程的学者,他收到沈奇团队的《多种SHANK3基因编辑方法的大鼠研究》后,花了一整天时间进行解读。
“沈奇团队的编辑方法比较新颖,但对于大鼠的观察周期,是不是太短了?”哈里斯主编也是个专家了,他对沈奇团队的编辑方法感到好奇,而对大鼠的观察周期存疑。
对大鼠进行基因编辑,那么研究者应对大鼠的全生命周期,乃至大鼠的后代进行观察。
沈奇团队观察大鼠几个月就写出了这篇论文,是不是有点草率?
当然了,沈奇团队在论文结尾也写了:“本次实验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下一阶段会持续观察实验大鼠的各种指标,更加深入的研究SHANK3基因的运作原理。”
哈里斯主编陷入沉思:“如果是其他人,我不会把这篇论文给到专家去审稿,毕竟从基因组学的角度严谨考虑,至少应该观察实验鼠的一生,才能给出研究结论。但是,沈奇是大人物,他是三次诺贝尔奖得主,一次菲尔兹奖得主,他还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样的大人物的论文,我想应该特殊处理。否则,得罪了沈奇,他今后有可能关照《Science》、《Cell》。”
在综合性的科学领域,《Nature》的主要竞争对手是《Science》。
在生命科学领域,《Nature》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Science》,以及《Cell》。
这些著名期刊十分注重论文的原始性。
《Nature》的投稿须知中明确规定:“本杂志录用论文的重要标准是原始性、独立性,同一论文不得向其他刊物投稿。”
也就是说一篇论文,不允许一女多嫁。
不可既投给《Nature》,又投给《Science》。
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沈奇的学术品德举世皆知,他是个高尚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大家同样知道,沈奇偏爱《Nature》。
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