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得。朱大典只得硬着头皮,忙得昏天黑地,不断统筹安排,暗自祈祷不要出乱子。
………………
“什么?湖广的漕粮要自己押运?不行,不行……”朱大典一口否决。
开什么玩笑?漕粮不经由漕运衙门运输,还要这个漕运总督干嘛?亲自押运?还要漕丁漕帮干嘛?
按理,有人愿意帮忙,将漕粮运送到京城,朱大典应该高兴才是。
事实上,朱大典十分恼火。
漕运一事,不仅关系到大明北方吃饭的问题,还牵涉到漕运总督衙门几万官吏兵丁的饭碗,以及运河沿岸近千万人的谋生。
虽然朱大典为及时足量将漕粮运往京城头痛,但一旦漕粮运输脱离了漕运总督的控制,朱大典更为头大。
方孔炤与朱大典是同年(同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关系不好不坏,还算融洽。
方孔炤无奈道:“延之兄,不是老弟不帮你,实在是老弟也无能为力。”
朱大典板着脸,不满道:“潜夫兄,你身为湖广巡抚,湖广还有你不能掌控之事?莫要为难老兄我。你抢了为兄的活计,费力不讨好呀。漕运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方孔炤十分无奈。
湖广如今的局面,可以说与他有莫大的关系。
当初朱顺明还窝在武冈这个偏远州县时,是方孔炤一手纵容提拔朱顺明,使得朱顺明得以进入长沙府,势力飞速膨胀。
朱顺明打仗有一手,赚钱有一手,暴兵更是没得说,抢占地盘同样不落后。
如今方孔炤的政令几乎只能在武昌府一带起作用。出了武昌府,政令但凡同朱顺明的政策相违背的,当地官员几乎都不执行,非暴力不合作。
幸好朱顺明对方孔炤还算尊敬有加,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从不杵逆方孔炤的面子。
可这次漕运问题是朱顺明当面向方孔炤提出来的,显然不容方孔炤否定更改。
“说来你不信,”方孔炤自嘲道:“在湖广,老弟的招牌不如湖广总兵朱顺明。若是没有朱总兵点头,老弟的政令无法在湖广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