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四章 平生有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到的事,我也正好想提。如今咱们家毕竟不比当年,祖上封公,论起来阖族上下都沾光,而如今还在的,又有英国公阳武伯,还有我这个户部尚书,族规不可不立。劝善劝学是一方面,杜绝饱食终日的又是另一方面。”

    戴着帷帽的杜绾领着几个孩子站在不远处,看着张越对老族长侃侃而谈,情知他是未雨绸缪为家族未来打底,不禁微微一笑,目光又转到了那高大的墓碑上。孩子们多半没见过这位曾祖母,此时都好奇地打量着,而唯一见过的静官歪着头想了许久,终究是记不起那还极小时曾经见过的容颜来,因而当三三四四和小六抓着他的衣角询问时,他便显得异常尴尬,最后还是杜绾替他解了围。

    “要是你们都想知道曾祖母的事情,就等你们爹爹回来时再说吧。”

    当张越终于结束了和老族长的谈话,把人送将出去一程后转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一干孩子全都瞅着自己,忙大步走上前去。等问清楚事由,他不禁微微一笑,随即就在墓碑前半蹲了下来,望着那两列大字出神。

    赋予他生命的,是冥冥之中的天数,但赋予他这精彩一生的,却是从开封张家的起步开始。父母当日离京远游的时候,大约也曾经到过这里祭拜,只不知道那会儿,他们是怎样的心情。想着想着,他便屈下双膝跪了下来,在墓碑前端端正正叩了三个头。

    等他起身的时候,就发现杜绾也已经拜倒,几个孩子跟在后头规规矩矩地磕头,最后才彼此互相搀扶着起来。见他们围了上来,张越便看着墓碑轻声说:“你们曾祖母待人宽厚慈和,对晚辈也是严加教导。当年,你们的爹爹我生来多病体弱……”

    杜绾曾经听张越提过过往,但如今看着他对孩子们耐心地讲述着从前小时候的事,如何拜师,如何经历开封府水灾,如何考县试府试院试,如何在家里突然遭难时上京……一幕幕过往从张越口中道出,那种惊心动魄的事情听着也觉得恬淡了些,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温馨感。

    张越被几个孩子围在当中,说到最后,就成了回答问题。只要不是那么离谱的,他全都耐心答了,丝毫没有父亲该有的严厉。只是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言语,他不禁回头望了一眼那庄严肃穆的墓园,心中暗自祷祝了几句。

    历代先人,借你们的地方教导一下子女,还请你们不要见怪!

    “爹,你真厉害!”—会说这话的,自然是年纪最小的小六。

    “爹,要是京师发大水,我也会学您当年那样,带着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走……不对,还有带着您和娘亲还有姨娘……还有祖父祖母和其他姐姐们……”——这已经有些绕晕了的,自然是挺起胸膛作小男子汉状的次子端武。

    “爹,我一定学你,带好弟弟妹妹!”——这比较靠谱的话便是来自于长子静官。

    杜绾见张越被一群孩子的表决心逗得满脸笑容,看了一会方才上前淡淡教训了几句,总算是让孩子们安静了下来,随即方才正式上香供祭拜。墓园中尚有张家好几代先人的坟茔,因而一路祭扫过去,张越便有旁边老族长委派的那个执事解说那些先人的事迹。自然,河间王张玉因为当年战死之后便把遗骨运回北京,没有落葬此地。

    祭扫之后,张越就让杜绾带着孩子们回去,在祖茔中整整守了三日,这才在第四日的大清早回城。一到家里,他便得知老族长开了宗族大会,虽说他是晚辈,但既然是官居二品,少不了被人请了过去。有了他坐镇,老族长自然是底气十足,轻轻巧巧就定下了数条族规。而张越知道这些条条框框会触及不少族人的利益,到最后就开口撂下了一句话。

    “此次我回来,英国公也有交代,所以我们两家将为族中再添置五百亩祭田。”

    因为五百亩祭田,族中老少很快安静了下来。有了这么一大笔田产,族中年末又多了一笔进项,那些只靠这些接济过日子的族人想想其中的好处,对于那些家规的抵触心理也就淡了些许。而几个家产丰厚不用靠这个过日子的,又毕竟畏惧张越和京中英国公的权势。如此一来,原本就担心压不住场子而请了张越过来的老族长松了一口大气。

    宗族大会散场之后,张越便回了老宅,他没有回房去看妻妾儿女,而是径直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